
广州首例医保基金诈骗案告破。1日,从广州市医保局获悉,该局近期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成功破获一起医保基金诈骗案。该案系由参保人张某与其亲属谭某串通,通过变卖使用医保基金所购的药品,骗取医保基金,涉案金额达36万余元,这也是广州首例移送司法机关的医保基金诈骗案。目前,广州越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两人因构成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据了解,广州市医保局在接到可疑违规线索举报后,随即启动调查程序,发现参保人张某存在骗保嫌疑。调查发现,参保人张某伙同其亲属谭某,通过在医院享受医保待遇使用医保基金购买药品后,进行转卖获利,涉嫌诈骗医保基金。该局随即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处理,最终联合公安机关成功破获该起诈骗医保基金案件。
公安机关依法将涉案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后该起案件由越秀区人民检察院向越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后最终认定被告人谭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9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被告人张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责令两人退赔医保基金约36万元。
目前,广州市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与市公安局已建立联合开展社会保险反欺诈骗保工作的合作机制。该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医保基金是每个参保人员的看病钱、救命钱,广大参保人员应依法享受医保待遇,不应存有侥幸心理,非法骗取医保基金。
下一步,广州市医保局将进一步加大医疗保险监督稽核力度,打击各类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违规行为,并做好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必要时依法提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调查。
同时,该局呼吁社会各界对广州市社会保险定点医药机构、用人单位或个人套取、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举报电话:广州市政府热线12345),抵制损害医保基金安全的不法行为。
提醒
以下6种做法也属违法行为
1.冒用他人医保凭证(社会保障卡或城乡医保就医证明)看病购药造成医保统筹基金损失。此类违规行为主要指冒用别人医保凭证到普通门诊、特病门诊看病购药享受医保统筹基金报销。
2.将本人的医保凭证借给他人冒充住院使用。
3.通过伪造涂改,损毁病历、疾病诊断证明和医疗费用票据等手段,骗取与本人疾病不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不符的医保待遇。比如,有参保人患有高血压(但不符合特病门诊待遇标准),通过伪造证明资料来申请特病门诊待遇。
4.参保人员与定点服务机构执业医师(药师)共同采取报销票据作假、处方作假等方式骗取医保待遇。个别参保人与医生合谋通过处方作假,加大单一味中药剂量,将中药当汤料使用。
5.违规向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提供医保凭证。
6.变卖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服务项目,套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谋取不正当利益。个别患有重大疾病的参保人,通过先后在多家医院看病、拿药,将药品低价贩卖给他人企图套取医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