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
1月20日傍晚,省卫健委通报,继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后,1月20日,广东全省专家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结合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确认新增1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加上1月19日确诊1例,目前全省共有1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广东确诊病例
深圳9例
珠海3例
湛江1例
惠州1例
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60岁以上老人9例,青壮年4例,10岁儿童1例。
12例病例有武汉居住或旅行史,2例与病例有密切接触史。
首发症状大多为发热、咳嗽(干咳为主)、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
最新通报
1月19日:
广东确诊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据省卫健委官方网站消息,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患者为66岁男性,现居深圳,2019年12月29日赴武汉探亲,2020年1月3日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1月4日返深后就诊,1月11日转至深圳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省、市疾控中心采用优化后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1月18日,标本送至中国疾控中心进行病毒核酸复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19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专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内容,对该病例进行评估确认,专家组一致同意将该病例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当前,广东正全力救治患者,现患者病情稳定。广东省已对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随访。
1月20日:
广东确认再增1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1月20日傍晚,省卫健委通报,继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后,1月20日,广东全省专家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结合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确认新增1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新增病例分布如下:深圳8例、珠海3例、湛江、惠州各1例,均收治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60岁以上老人8例,青壮年4例,10岁儿童1例。11例病例有武汉居住或旅行史,2例与病例有密切接触史。首发症状大多为发热、咳嗽(干咳为主)、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重症4例,危重症2例,无死亡病例。广东省已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随访,目前暂无异常。
专家研判
疫情可防控 个人卫生须加强防护
自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疫情处置领导小组、防治专家组和疫情防控保障组,统筹领导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省卫生健康委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临床救治、防控、病原学等3个专家组,及时制订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方案。
各地市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严密监测疫情,全力救治患者,强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规范开展对可疑病例的筛查、诊断治疗和处置工作。各部门联防联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形成防控合力。
专家研判认为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现已进入春运高峰,人员大规模流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传播风险可能持续增加。
专家提醒,目前是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市民要注意室内通风,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有咳嗽、喷嚏时戴口罩或用纸巾、衣物遮挡口鼻,以减少病菌传播。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下一步,全省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等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六步洗手法
一、打开水龙头,淋湿双手(包括手腕、手掌和手指)。
二、关紧水龙头,加入洗手液或肥皂,用手擦出泡沫。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四、打开水龙头,用清水冲洗双手。
五、拨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关闭水龙头。
六、用干净的毛巾/抹手纸擦干双手,或用烘干机吹干双手。
(广东疾控)
1.注意个人卫生, 好好洗手。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在照护病人时,在制备食物之前、期间和之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都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洗手时,要搓洗15秒以上,没有条件时可使用免洗洗手液清洁双手。
为了保护他人免于生病,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袖口或屈起肘部将口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洗手。
2.避免未加防护地与病人接触。
在未加防护情况下,避免与病人接触,不要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如果到生鲜市场采购,接触动物或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如果在生鲜市场工作,在处理动物或生鲜动物产品时,要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做好面部防护,下班后脱去防护服,每天清洗并将它留在工作区域,避免家人接触到未清洗的工作服和鞋。
3.注意食品安全。
处理生食、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将肉食、蛋类彻底煮熟煮透以安全食用。
4.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特别是小孩、老年人、孕妇及基础病患者。
5.适当开窗通风。
居家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气流通,能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6.及时观察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广东疾控提醒:请及时就医,科学就医,护人护己,整个过程中,务必做好以下措施:
就医前:佩戴好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购买时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定期更换,一次性使用,一般不超过4小时。
就诊中:注意咳嗽礼仪。
在医院或社区卫生院等门诊就医时,最好全程佩戴好口罩,如果脱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痰液也要用纸巾包好,用过的纸巾要丢弃至垃圾桶,并清洁双手,戴好口罩。
就诊时:配合医生提供信息。
主动告知医生发病前14天内的这些信息:旅行史,即发病前两周内是否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病人接触史,即是否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就诊后:听从医嘱安排治疗。
此外,还要提醒家人或密切接触的朋友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