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2015-08-19
  • 来源: 本网
  • 分享到
  • -

穗府办〔2015〕45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4〕69号),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民航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以巩固和提升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为重点,大力发展航空运输和临空产业,促进民航业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建设民航强市,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白云机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基本完善。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00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6.5%。货邮吞吐量达到250万吨以上,年均增长9.5%。客运、货运量均进入全球前十位。

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际航线150条,国际旅客占总旅客的比重超过25%,白云机场中转旅客比重超过15%,形成国际航线、国内干线、区域支线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格局。

航空经济不断壮大,临空产业集聚发展。民航业增加值、广州空港经济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全市经济发展速度。

二、主要任务

(一)做好规划衔接与实施。

抓紧制定实施航空产业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通用航空发展规划。有关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国家、省民用机场发展规划、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相衔接。参与实施白云机场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枢纽整体规划。省机场集团抓紧组织开展广州第二机场规划选址研究工作。建立重点工作台账,实施项目化管理。

(二)强化白云机场基础设施建设。

白云机场是我市战略性基础设施和民航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国家对该机场总体规划的批复要求,抓紧完善布局。以巩固提升枢纽地位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建设要适度超前,量力而行。到2018年,完成白云机场扩建工程,第二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启动第四、第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楼的征地拆迁、居民安置等前期工作;推动货运设施发展,第二国际货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白云机场噪音区治理,力争2015年底第三跑道安置区二期及噪音区治理项目安置区开工建设,妥善安置受影响居民。支持航空公司基地、空管、油料项目建设,完善民航基础设施,努力提升民航装备水平,扩大区域机场系统容量和增强设施保障能力。

(三)提升白云机场运营管理水平。

推进白云机场与国际及区域主要航空枢纽、泛珠三角主要城市机场、省内支线机场和珠三角机场的合作发展,强化白云机场对中南地区机场群的龙头带动作用,引领珠三角机场协调发展。依托航空枢纽地位和交通便利优势,将白云机场打造成为集航空运输、高端商务、高端商品展示展销、旅游购物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优化中转、联检、商业服务流程运作,推进机场数字化、网络化、便利化建设,打造全方位客户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品质。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建设综合管理信息云平台,提升客流、货流、信息流等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加强白云机场与我市及周边城市重要交通枢纽站场的联系,大力推进在省及周边地区建设城市候机楼和异地货站,建立完善的地面服务支持网络。

(四)建设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完善集运输体系,统筹建设时序,确保航空运输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增加新的连接中心城区的高快速通道,机场第二高速公路项目力争于2015年内开工建设,确保2018年底前建成通车。引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穗莞深城际轨道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段、广佛环线广州南至白云机场段项目于2015年内开工,力争与第二航站楼同步建成使用。完善机场集疏运公路通道体系,争取2015年第二季度开工建设迎宾大道、广花快速路北延线、机场北进场路项目,加快珠三角环线增城至花都段、花都至东莞等高速公路建设。强化机场工作区内道路与外部主干路网的衔接,推进空港大道、航港大道东延线、钟港大道等道路建设,实现机场与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强空铁联运、空港海港联动,加快推进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研究建立机场与广州北站、机场与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快速通道。

(五)优化白云机场空域管理。

抓住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机遇,积极参与制订珠三角地区空域优化方案和优化军民航机场布局,从长远解决白云机场空域制约问题。与空域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空域优化研究,争取珠三角航路航线结构和我市终端区空域结构整体优化,增加白云机场进离场航线和时刻容量,争取空域灵活使用方案和高峰起降架次达85架次/小时,提升白云机场第三跑道使用效率,协调解决第四、第五跑道建设面临的空域使用问题。支持规划建设白云机场第二塔台、广州终端管制中心工程。

(六)完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

认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我市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的区位和商贸文化优势,将航空运输作为我市未来参与国际中高端竞争的重要抓手,突出航空运输在促进我市与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中东、欧洲互联互通中的主导作用。搭建以我市为起点的“空中丝路”,与国内、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大力发展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中远程国际航线,巩固白云机场在国内连接大洋洲、东南亚、南亚及非洲的枢纽地位。鼓励并带动更多航空公司把白云机场作为其在亚太地区的国际中转枢纽,优化中转流程,构建以白云机场为中心的国际中转航线网络。充分借助南航“广州之路”品牌进行专题策划,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七)推进白云机场大通关建设。

争取扩大白云机场旅客过境免签证、通程值机政策的实施范围,通程航班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南航全部经我市中转的航班,并逐步推广到其他航空公司。充分利用外籍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证政策、国际中转旅客24小时免检政策,推出免签过境旅客免费“广州1日游”项目。推进落实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作业模式,打造空港口岸一体化信息平台,提高通关效率,优化通关环境。充分发挥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的带动作用,支持在机场建立跨境电商便利通关试点。加强白云机场口岸建设,增设二号航站楼国际口岸服务功能。

(八)大力发展临空产业。

依托白云机场构建航空货运枢纽,优先发展航空物流业,建立大物流、大市场、大品牌格局。充分利用白云机场航空资源,发挥南航、省机场集团等大型综合企业和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顺丰速运等大型物流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广州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支点。大力发展以航空枢纽和航空运输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飞机维修与制造、飞机租赁、跨境电商等业态,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GAMECO公司和新科宇航公司等龙头企业,引进1—2家航空维修企业,引导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全系列产品维修能力,打造国家级航空器和零部件维修产业基地,以及全球最大的航空维修基地。引进关键零部件制造商,推进高端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研究与生产,提升航空制造、维修、改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临空产业企业改制上市、到新三板及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以空港经济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为重点,打造国家航空经济示范区。

(九)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加快我市及周边低空空域划设及有效管理,推进低空空域便利化、商业化运营,打造全国低空空域管理运行服务先行区。吸引有实力的通用航空企业落户,重点发展商务飞行、短途客货运、低空旅游、警务飞行、医疗救助、农业生产服务等通用航空业务。推进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民用运输航空相补充的通用机场布局体系。依托珠三角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建设南沙新区商务机场,打造白云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布局商务航空服务全产业链,构建商务航空服务网络,成为国内主要的商务航空营运中心。加快建立以我市为枢纽的省内直升机运营网络,构建完善我市与香港、澳门之间的直升机网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报请国家民航总局、省政府推动广州航空枢纽建设联合领导小组正常运作,将国家、省支持我市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按照白云机场扩建工程领导小组的安排,建立健全扩建工程建设协调会机制、综合交通枢纽整体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务实推进机场扩建工程、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进度。在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设立民航机场板块专责小组,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安排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加强与国家、省以及民航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承担民航业发展、机场规划建设的日常工作。

(二)加强改革创新。

研究设立航空产业发展基金,助推航空产业发展。全力支持南航等基地航空公司的发展,认真落实对南航新开国际客货运航线、白云机场国际货运的补贴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航相关企业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协调机场重要建设项目及其配套设施项目纳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市“绿色通道”项目管理,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支持解决机场、空管、航空公司、油料、口岸等单位发展用地,保障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支持民航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交流,市与基地航空公司、机场运营管理单位互派干部,挂职交流锻炼。

(三)加强安全监管。

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航空安全、空防安全和航空地面安全。加强机场净空和电磁保护、环境噪声防治、机场生态保护等机场运营环境保护,推进民用机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排查治理无线电、升空物、灯光(激光)干扰,监督干扰源整改落实。加强机场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等城乡、村庄建设的规划控制,防范机场周围新增障碍物,保护导航设备环境。支持航空燃油管线建设,加强航空燃油管道保护。配合航空安全宣传,严格管控无人遥控航空器。机场管理机构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8月19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2015年8月21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