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5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的通知

  • 2015-02-17
  • 来源: 本网
  • 分享到
  • -

穗府办〔2015〕6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5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应急委成员单位:

  《2015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单位要按照《2015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计划和贯彻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推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2月17日

2015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2015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目标,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为重点,以健全应急平台体系为抓手,加强应急预案与演练管理,强化突发事件应对督查工作,在“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工作的尖刀、尖兵、标兵和前哨作用,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实现新发展,全面提高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有效的应急服务。

  一、加强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

  (一)加强应急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推动应急管理立法工作,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及时制订、修订相关法规,提高法规之间的衔接紧密度和一致性;继续推动应急管理相关法规、配套制度出台和修订完善。

  (二)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实施体系建设。坚持法治思维,提高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水平;严格依法依规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善后恢复工作,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法必依。

  (三)大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全社会应急管理法治意识;教育、引导公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成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积极践行者和监督者。

  二、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一)编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认真总结评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全面、深入了解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及公众对应急服务的需求,科学编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二)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推进市应急委成员单位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增强各级应急管理办理机构的权威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加大区(县级市)、街(镇)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力度,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

  (三)健全军地联动机制。整合军地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军地一体,灵活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军地联合值班制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实行军地联合值班。健全驻穗部队、武警、预备役、民兵参与的应急救援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效能。

  三、加强突发事件源头管控

  (一)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总结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实施经验,进一步健全相关机制,确保项目评估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特别是直接利益群体的意见,有效预测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问题。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行政决策事项或制订相应应急预案。

  (二)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分析评估会商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应急管理专家智库的作用,邀请应急管理专家参加风险隐患分析评估会。针对重大、紧急突发事件风险隐患,不定期召开专项分析评估会。加强调查了解,实地察看风险隐患点。

  (三)强化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危险源管控。按照《广州市突发事件危险源和危险区域管理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工作,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建立风险隐患管理规范化机制。研究推进年度广州市综合风险评估与应急能力白皮书发布工作。

  (四)加强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与科研院校合作研究基于大数据的超大城市风险预警机制,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效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防空警报器、现代通讯设备等加强预警信息传输通道建设。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快速发布预警信息。

  四、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一)提升现场指挥官水平。加快实施突发事件处置现场指挥官制度,制订实施细则,明确和规范突发事件处置现场指挥官职责,加强现场指挥官培训。

  (二)健全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按照《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的通知》有关要求,编制扁平化应急指挥工作手册,加强对全市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培训、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快速反应能力。

  (三)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市、区(县级市)、镇(街)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加强培训与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综合救援能力。

  五、深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一)推进应急避护场所建设。根据《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应急避护场所建设工作。加强应急避护场所的宣传工作,组织群众参与应急疏散、应急安置的应急演练,提高群众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能力。

  (二)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制订《广州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按照规划要求,充实储备品种、优化储备布局、拓展储备方式、强化储备管理、提高储备配送能力,全力推进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作,实现应急物资储备更加充分、管理更加科学、联动更加有序、保障更加有效。

  (三)提高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建立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运输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交通战备保障与应急交通保障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交通战备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完善紧急情况下社会运输工具征用、补偿机制,与骨干运输企业签订紧急运输保障协议,建立长效应急工作机制。

  六、加强应急预案和演练管理

  (一)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全面完成专项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编制应急预案简明操作手册和应急处置明白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和“实战型”专业技术人员,探索建立基于情景构建模型智能生成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科学性。

  (二)强化应急预案演练。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管理有关规定,定期开展桌面演练、“双盲”演练。有针对性地开展检验现场指挥官能力、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的应急演练。进一步推动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七、深化应急管理宣教培训

  (一)深化应急管理培训。创新培训形式,加大对应急管理培训力度,重点加强对应急管理干部的培训。加强与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合作,依托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广州市应急管理讲师团、广州市红十字会应急培训机构等,做好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增强其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其防范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二)深化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依托广州市应急管理讲师团、应急管理专家,组建应急知识宣讲队,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宣讲应急避险、应急救助知识和技能。修订出版《公众应急手册》,开展新一轮免费发放工作。继续制作应急知识动漫宣传片,在广州市电视台有关频道、广州地铁电视、广州气象频道等公益性免费播放。

  八、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

  (一)充分发挥市应急指挥中心枢纽作用。加快推进市应急指挥中心与省应急指挥中心及各有关单位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建立健全指挥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建立全市应急管理数据库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应急管理相关数据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加强协同会商,实现跨平台、跨部门、跨地域“应急一张图”。进一步优化完善区(县级市)、镇(街)应急平台,因地制宜,推动基层应急平台工具化和装备化,多、快、好、省,健全基层应急管理机制,实现基层应急能力现代化。

  (二)健全应急管理专家参与机制。开展市应急管理专家换届工作。健全应急管理专家参与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决策咨询机制,进一步发挥应急管理专家的作用。

  (三)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家行政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及技术优势,开展应急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促进相关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2015年2月28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