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办〔2014〕4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关于广州市花城绿城水城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市建委牵头拟制的《广州市花城绿城水城建设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建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2月17日
广州市花城绿城水城建设方案
市建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建设,着力打造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色的生态城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关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部署为指引,以建设“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目标,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区(县级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狠抓落实,切实推进“花城、绿城、水城”的建设,并于2016年初见成效。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市民在花城绿城水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和调动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休闲空间,有效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生活质量。
2.坚持文化引领。严格遵从岭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塑造“山、水、城、田、海”城市形态,依托岭南地区丰富植被、水系集中打造展示岭南文化花城绿城水城片区,更好地彰显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特色。
3.坚持科学布局。以“123”城市发展战略为引领,以生态湖和大型绿地为重点,以绿化带和水系为纽带,合理布局“森林、花卉、绿道、湿地、河涌”五大元素,形成系统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结构。
4.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根据地域特色、城乡特点开展花城绿城水城建设,注重选择本土性、经济性花卉、树种和水果品种,促进经济、社会、生态良性互动。
二、建设目标与工作措施
(一)建设目标。
实施花城绿城水城战略,按照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要求,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花园城市;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绿地系统,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塑造“绿色、健康、安全”的新型城市形象;实施水城战略,将广州打造成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水安全有效保障、水环境自然生态、水文化异彩纷呈、水管理高效科学、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水和谐生态水城。力争到2016年森林覆盖率从41.8%提升到4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40.5%提升到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5.5平方米提高到16.5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从25%提升到30%,绿道里程从2174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89%提升到93.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从40%提升到60%,初雨处理能力从日处理129万吨提高到189万吨,广州珠江前航道亲水节期间水质达到III类;广佛跨界区域16条河涌基本消除劣Ⅴ类。全市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标准,水面面积达到759平方公里(水面率10.2%)。
(二)工作措施。
市各牵头负责部门和各区、县级市认真研究,确定花城绿城水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包括重大指标、重大项目、投资总额、完成时间和保障措施,明确2013—2016年各年度目标任务、资金安排、工作进度等内容。通过建立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措施,有效推进花城绿城水城生态城市建设。
三、主要任务与工作分工
市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各区(县级市)通力合作,集中力量,重点推进2013—2016年“花城、绿城、水城”建设计划的实施,力争到2016年,花城绿城水城建设工作基本完成。
(一)实施花城计划,建设花园城市。
2013—2016年实施的广州花城建设方案,将按照“突出岭南特色,打造园林精品,展现花城风貌,丰富花事活动”的思路,用好“花”元素,做好“花”文章,营造“花”景观,全面开展以岭南花园、城市出入口绿化景观、立体绿化、绿道、花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岭南花园”,让“公园变花园、花园成名园”。到2016年,新增各类花园超过500万平方米,形成一批引领广州景观亮点的园林精品,一批展现广州特色的绿化门户景观带,一批惠及广大市民群众的休闲好去处,使广州真正成为“四季花城”。(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环保局、交委、城管委、城投集团,广州交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二)实施绿城计划,建设绿色广州。
从2013年至2016年实施的广州绿城建设方案,将按照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森林公园、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保护生物多样性四大工程,重点建设一批森林公园,保护绿色生态屏障,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在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中争当排头兵。到2016年,新增绿化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绿化覆盖率41.5%,人均公园绿地16.5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2.1%,实现“森林围城、森林进城,绿意满城”,建设绿色生态广州的目标。(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环保局、交委、城管委、城投集团,广州交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三)实施水城计划,建设岭南水乡。
从2013年至2016年实施广州水城建设方案,将围绕“水资源合理利用、水安全有效保障、水环境生态自然、水文化异彩纷呈、水管理高效科学、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点推进建设生态湖、公共沙滩泳场、湿地公园、水环境综合性提升工程,到2016年,新增水域面积1351万平方米、湿地面积1952万平方米、沙滩面积128万平方米,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43万吨/日,完成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的建设,重点区域排水标准达到5年至10年一遇,使广州成为彰显岭南水乡风貌的生态水城。(牵头单位: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环保局、交委、城管委、城投集团、水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四、重点实施项目
(一)岭南花园。建设提升白云花园、麓湖花园、莲花山世界名花园、陈田花园、海珠花园、大沙河花园、甘泉花园、花都花园、香雪花园等岭南花园,让“公园变花园、花园成名园”。2013年计划开放陈田花园,实施麓湖花园一期及白云花园前期工作;由区、县建设的岭南花园完成前期工作并启动施工建设。
(二)森林公园。建设提升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帽峰山森林公园、大夫山森林公园、火龙凤森林公园、天鹿湖森林公园、王子山森林公园、太子森林公园等森林公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打造北部生态旅游区、中部都市生态休闲区、南部生态滨水区三大森林公园片区,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2013年重点开工建设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帽峰山森林公园、大夫山森林公园、天鹿湖森林公园、太子森林公园,继续推进火龙凤森林公园、王子山森林公园建设。
(三)生态湖。建设提升荔湾大沙河调蓄湖、天河智慧东湖、黄埔龙头湖、花都湖、增城挂绿湖、萝岗九龙湖、凤凰湖、从化云岭湖二期、番禺金山湖、番禺湖。计划在2013年完成番禺金山湖、花都湖一期、二期工程,增城挂绿湖建设,并向公众开放。
(四)湿地公园。建设南沙滨海湿地、海珠湿地二期、花地湿地、增城湿地、花都湿地、天河智慧湖核心区东部湿地、黄埔长洲湿地、萝岗九龙湖湿地、番禺草河湿地。计划在2013年完成南沙滨海湿地建设并向公众开放;2013年开工建设海珠湿地二期、增城湿地、花都湿地、黄埔长洲湿地和天河智慧湖核心区东部湿地。
(五)公共沙滩泳场。建设琶洲湾公共沙滩泳场、从化人工沙滩广场、龙头湖公共沙滩泳场、西郊沙滩泳场二期、荔城沙滩泳场和南沙滨海沙滩泳场。计划在2013年完成从化人工沙滩广场、西郊沙滩泳场二期工程室外标准泳池并向公众开放,2014年完成西郊沙滩泳场二期工程、荔城沙滩泳场、琶洲湾公共沙滩泳场和南沙滨海沙滩泳场建设。2015年完成龙头湖公共沙滩泳场。
(六)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推进城乡污水治理工程,包括石井净水厂建设、龙归污水厂和竹料污水厂扩建、中心城区管网建设以及417条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等,加强对流溪河、西福河的保护;推进广州水博苑、荔枝湾涌三期综合整治、东濠涌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猎德涌综合整治、石井河浅层渠箱、牛路水库、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广州北江引水工程、北部水厂一期等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建设。计划在2013年完成东濠涌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涉水工程和猎德涌综合整治涉水工程;2014年完成水博苑建设;2015年完成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建设;2016年完成荔枝湾涌三期综合整治、石井净水厂、石井河浅层渠箱、牛路水库、广州北江引水工程和北部水厂一期工程。
(七)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建设提升机场高速及北延线、东南西环高速、广佛高速、新光快速、南二环高速、街北高速、广河高速、北环高速、广深高速、南沙港快速、增从高速及鱼黄支线等道路绿化工程。2013年沿京珠、广深等高速快速路开展11条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增加林带90公里,总面积约1.2万亩。
(八)绿道工程。建设提升都市动感绿道、生态海珠绿道、文化休闲绿道、西关风情绿道、西福河畔绿道、南国水乡绿道、滨海湿地绿道、萝岗香雪绿道、流溪风光绿道、滨水森林绿道。从2013年至2015年,每年新增绿道300公里,强化管理,完善功能,提高绿道使用率。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在“广州市美丽城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织架构下,设立“广州市花城绿城水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陈建华市长任组长,陈如桂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牵头推进实施“花城、绿城、水城”建设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委(重点工程督办处),负责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和督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花城绿城建设专责组”和“水城建设专责组”,分别负责相关建设计划的具体实施。各区、县级市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本区、县级市相应的建设方案,明确各项目建设主体、投资主体、建设工期和建设目标,由各区、县级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负责推进本区、县级市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牵头单位:市建委;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水务局、林业和园林局、国土房管局、规划局、环保局、交委、城管委、城投集团、水投集团,广州交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二)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建立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各区、县级市和市职能部门要认真测算、落实花城绿城水城建设资金,在本级年度财政预算中,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各项目资金计划,并报本级政府常务会议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各区、县级市资金投入情况汇总后,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后实施。制定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的投资,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牵头单位:市建委、财政局,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水务局、林业和园林局、法制办、国土房管局、规划局、环保局、交委、城投集团、水投集团,广州交投集团)
(三)强化技术保障。由市林业和园林局、水务局分别推举相关专业技术专家,由市建委下属的市建设科技委办公室负责遴选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工作组,为全市花城绿城水城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监督,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解决方案。(牵头单位:市建委、水务局、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国土房管局、规划局、环保局、交委、城管委、城投集团、水投集团,广州交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四)落实督办和考核制度。在市委统一部署下,由广州市花城绿城水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年度建设任务进行监督检查,对完工项目进行检查验收。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活动,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向全市推广,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年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巡查和协调小组,适时开展巡查和协调工作,对市各责任部门和各区、县级市推进工作情况进行巡查,对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现场协调,并把巡查和督办结果每季度一次报市委、市政府。每半年一次,邀请市人大、市政协代表,组成专门督查组,对花城、绿城、水城建设工作进行视察和督查。每年年底,由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牵头,组织对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绩效进行考评。对工作推进不力、效果不佳、督促无效的单位,报请市委、市政府进行专项督导。(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水务局、林业和园林局、国土房管局、规划局、环保局、交委、城管委、城投集团、水投集团,广州交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