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432号提案答复的函(依申请公开转主动公开)

  • 2024-10-25
  • 来源: 广州市人民政府
  • 分享到
  • -

穗府函〔2021〕158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432号提案答复的函

麦淑萍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重视湛若水研究和宣传的提案》(第20210432号)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增城区政府、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于5月12日与麦淑萍委员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省参事室、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2014年至2019年间,我市增城区在湛若水的故乡新塘镇举办四届甘泉文化节,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讲坛、舞蹈、粤剧、朗诵、美术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进一步增进专家学者对湛若水文化的研究交流,加深群众对湛若水的了解与认识,充分发挥湛若水思想对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价值,着力打造湛若水文化研究高地。

  一、关于举行纪念湛若水诞辰555周年大会和学术交流大会的意见

  今年是湛若水诞辰555周年,我市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筹备湛若水诞辰555周年纪念活动及学术交流大会,目前增城区已拟定活动初步方案,届时在请示省有关部门后,统筹协调市、区各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此次活动。此外,我市拟同期举办首届“甘泉奖”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甘泉诗集朗读会等文化宣传活动,营造纪念湛若水诞辰555周年的良好氛围,扩大湛若水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将湛若水文化打造成广州的文化名片。

  二、关于组织编写湛若水通俗读物的意见

  我市将积极组织协调专家学者对湛若水思想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读物,提升群众对湛若水文化的认知度,传扬湛若水学术思想与文化内涵。目前,我市充分发挥湛若水文化滋养人心、塑造人格、提升文明素养的价值功能,组织编写湛若水题材漫画,拟在我市青少年群体中广泛推广,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湛若水文化,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三、关于拍摄影视作品《湛若水》的意见

  影视作品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拍摄影视作品《湛若水》,有利于生动展现湛若水形象,使群众更直观了解湛若水及其思想。目前,我市拟筹备拍摄制作纪录片《寻找湛润甘泉》等影视作品。为了取得更加广泛、迅速的传播效果,我市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通过短视频、创意动画、新媒体平台传播等载体,让湛若水文化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断提升湛若水思想的影响力。

  四、关于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和专项资金的意见

  针对“建议由省社科部门成立‘湛若水研究会’,每年拨专款出版研究湛若水著述,深入研究宣传湛甘泉心学对岭南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我市将积极与省社科部门沟通,争取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设立专项资金,由从事湛若水研究的专家、学者等组成,专门开展湛若水学术研究、宣传推广等工作,深入挖掘湛若水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与内涵。

  五、关于整理白沙—甘泉—阳明心学文化图录,打造岭南心学文化旅游路线的意见

  近年来,我省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积极打造“粤美乡村品牌”,进一步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目前,我市增城区作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增城绿道乡韵游、增城乡村粤菜寻味游等2条“广东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有大埔围村、莲塘村、瓜岭村、蒙花布村等4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下一步,我市拟在增城区规划建设湛若水纪念馆、若水文化主题沉浸式体验小镇等项目,待项目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后,将积极打造岭南心学文化旅游体验路线,助推若水旅游文化发展。

  六、关于加强对湛若水墓园、故居、书院等遗址修复保护的意见

  目前,我市保存有一批与湛若水相关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如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湛若水墓、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莲花书院遗址、湛果成墓(湛若水曾祖)、增城区文化保护单位湛子洞摩崖石刻、陈太夫人墓(湛若水母亲)及增城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尚书湛甘泉府第遗址等。一是湛若水墓的保护工作。近年来,我市多次安排经费用于湛若水墓保护规划和文物本体修缮保护,并组织开展局部考古勘探发现了墓祠建筑基址,为湛若水墓的保护和研究打下基础。目前,我市正大力推进湛若水墓的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将该文物的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湛若水墓的安全监管及其保护研究、宣传展示。二是莲花书院遗址的保护工作。2016年,我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明代莲花书院遗址考古发掘,成为湛若水创办的40余所书院中唯一经过考古发掘并保存完整的重要遗址。2018年12月被评为“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之一,2021年3月公布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市正全力推进莲花书院遗址及其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湛若水思想文化研究与宣传,办好甘泉文化节。加大对湛若水有关文物的保护,加快推进湛若水墓、莲花书院遗址等保护工程,以湛若水墓、莲花书院遗址、尚书湛甘泉府第遗址等文化遗存为载体,持续推广和发展湛甘泉文化以及岭南文化,让千年古城焕发文化活力,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专此答复,感谢你们对湛若水研究和宣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