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市公安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法治定力,坚持党对法治公安建设的领导。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市公安局党委制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方案,举行市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全市公安机关“读懂公安、热爱公安、奉献公安”专题政治轮训,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二是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市公安局党委会专题研究执法办案中心建设管理、公安立法等议题,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锐主持召开强化执法监督责任等专题会议,局党委班子成员对执法办案中心两轮全覆盖检查,全局直属各单位及各区分局50位主要负责同志落实年度述法。三是健全公安法治建设机制。发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统筹抓总作用,创新“日通报周调度月分析”机制,市公安局在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推进会作经验介绍。四是全面强化能力素质培养。举办新任所队领导“五项能力”等法治培训40多场次,制作40个执法视频片在全市公安机关周调度会播放,市、区执法服务队前往基层培训2400余次,覆盖民警4万多人次。
(二)坚持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工作加强法治保障。一是纵深开展护航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制定完善进一步强化护航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34条,开展涉企专项执法考评、涉企案件清理和“送法进企业”系列活动,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落实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要求和公安部“一窗通办”改革试点任务,新增“一窗通办”窗口23个、自助服务区24个;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人民日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予以宣传报道。累计办理审批服务事项突破2500万件,居市直单位首位。三是服务保障南沙开发开放。助力涉外法治建设及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建设,建设完成四级移民事务服务体系,全国模式最新、网络最密、政策最优、服务功能最全。推动人才签注政策落地,全市受理人才签注申请1万余人次,受理量、签发量居全省之首。
(三)健全制度建设,充实规范执法“工具箱”。一是加强重点新兴领域立法。推动《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立法顺利出台。对《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草案修改稿)》《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草案)》等提出修改意见,结合公安实际撰写调研报告,为新兴领域社会治理提供参考。二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关于调整非广州市籍小客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两项重大决策顺利实施,有效优化道路交通管理。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依法顺利出台《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意见》及《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延长虎门大桥限制货车及40座以上客车通行通告有效期的通知》等6份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提升管理效能。三是出台实用管用执法制度。编制广州公安机关法律规范体系指南,首创公安机关案件办理权责“三项清单”获评全省优秀执法制度。出台依法查处经营性住宿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执法指引等指引30余份。
(四)强化监督制约,全面推进公正司法。一是实现执法信息智能公开。在执法办案系统新增智能信息公开功能,主动推送执法公开信息1万余条,有效保障当事人知情权。二是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承办人大代表建议169件、政协委员提案124件、“代表随手拍”热线工单822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00%满意。三是强化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开展司法监督类文书月通报,发挥司法监督查问题补短板效能。推动市、区两级公检机关联合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进驻执法办案中心实体化运作。强化执法办案场所监督,率先在全国地级市实现全量行政、刑事案件进入执法办案中心办理。研发执法风险预警模型,开展7×24小时智慧无感监督,执法风险智能预警系统获评市政法领域“十佳改革品牌”,《执法大数据在执法智能监督中的运用与展望》获评全省公安理论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五)深化政法协同,切实提升执法质效。一是推动公检法司部门联合强化法治建设。牵头召开公检法联席会议,推动达成17项执法司法监督协作新共识。推进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协同,办案卷宗实现“无纸化”“数字化”。二是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制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开展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定期分析通报负面典型案例,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市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9.36%,行政案件结案率同比上升15.91个百分点。三是严厉打击突出犯罪。向市委、市政府专报我市近10年来刑事犯罪形势分析等多份报告,多个典型案例、专项打击行动获公安部、省公安厅表扬并发来贺电。强化诈骗及关联犯罪打击攻坚,开展“猎诈”行动35次,挽回群众损失8亿余元;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成。
(六)聚焦多元共治,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一是加大公安普法力度。积极布局融媒传播优质公安法治宣传作品,全年播放量20亿人次,《创新“1+2+N”模式打造禁毒普法宣传品牌》获得2023-2024年广州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二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充分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公安专线,承办群众热线诉求165万件。依托“小信箱”守护“大平安”,办理平安厅信箱群众来信3万余件。三是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广州公安实践。着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全局已结的3178宗行政复议案件中,通过调解、和解由当事人撤回申请的案件766宗,占比24.1%。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4年,市公安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短板还需持续下功夫。一是社会治理创新举措不多,与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不够契合。二是队伍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安执法公信力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有差距。三是护航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仍需持续发力,解决市场主体新需求的主动性仍需进一步提升。
2025年,市公安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深化法治公安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一是着力推动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重点新兴领域加强法律政策研究,强化执法监督管理统筹,推进执法办案中心再升级,构建执法质量监控评估体系。二是着力提升执法主体法治能力。深化法治理念教育培训,推行“小快灵”可视化视频教学与专业培训融合,举办法治大讲堂、公检同堂、专题法制培训班,全方位提升规范执法水平。三是着力推动公安执法工作提质增效。依法严打突出违法犯罪,深化执法公开,全面提升执法效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四是着力护航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出更多便民利企举措,提升公安服务网办、自助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