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五年规划

广州地区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十五”发展规划

  • 听全文
  • 2002-06-28
  • 来源:市文化局
  • 分享到
  • -

    改革开放给广州的博物馆事业注入了生机,数量和质量都有较明显的提高。目前,全市已建有博物馆、纪念馆26座。这些馆运用文物和标本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广州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近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人的终生学校,对扩大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提高广州市民的文化素养,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九五”期间博物馆事业发展现状

  “九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博物馆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保护机构、教育传播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推出一批重点文化精品工程,建成和开放广州艺术博物院;修复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建成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完成南越国宫署遗址的首期考古发掘,并将考古发掘成果作阶段性的展示。

  ――市属博物馆及其周边环境得到改善,陈列科技手段和服务水平有所提高,消防基础和技术防范设施逐步完善。

  ――各具特色的区属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逐步兴起。

  ――征集经费逐年增加,藏品逐步充实,以政府为主导的收藏促进了社会各界踊跃的文物捐赠。据统计,五年来市属文博单位共征集文物36,017件(套),接受捐赠文物24,477件(套)。

  ――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博物馆已成为广州旅游的重要资源。据统计,“九五”时期广州地区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共610个,观众896万人次。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部分专著和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的奖项。

  但目前广州的博物馆事业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博物馆的种类比较单一,数量尚少,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特别缺少了自然、科技和行业博物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里的各类博物馆尚未为社会充分利用,有些区尚无博物馆。目前我市大多数博物馆集中在老城区。

  ――广州虽然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有部分革命旧址的纪念馆残旧,无法向公众开放,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作为华南中心城市的广州缺乏大型综合博物馆,原有的城市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是利用一座明代城楼作为馆址,场地狭小,陈列内容与展示手段受到局限,藏品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建设大型综合性的新广州博物馆迫在眉睫。

  ――陈列水平与国际先进要求明显落后,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也不够高。

  ――人才短缺。高级研究人才奇缺,专业人才队伍缺项,管理人才青黄不接。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博物馆纪念馆的发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文化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结合广州市城市环境“大变”的规划,进一步加强博物馆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建设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五”期间,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发展目标是:

  ――努力提高我市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水平,实施精品馆、精品展的战略,重点扶持陈家祠、南越王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办成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博物馆,一批展览被国家、省文化部门评为精品展,全面提升博物馆的收藏、科研、陈列、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其管理、展览、旅游纪念品开发和服务业向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增强博物馆的综合竞争力。

  ――重点抓好广州博物馆新馆的筹建,使之成为广州文化建设标志性工程,积极推进南越王宫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积极探索博物馆建设的新路子,真正做到“特色立馆,科技强馆,服务兴馆,管理治馆。”

  ――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和扶持区、县、行业和民间依法兴办种类不同的博物馆,逐步形成一个富有广州特色的城市博物馆体系。

  三、发展任务与重点

  (一)实行政府扶持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办法,构建富有岭南都市特色的博物馆体系

  ――重点抓好新广州博物馆建设。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在加强原有文化设施维护、管理基础上”,“建设广州博物馆新馆”标志性工程的计划,组织力量完成广州博物馆新馆立项的前期工作,含新馆的布局、馆舍功能、主要陈列、各项服务性内容等研究和论证的基础性工作。

  ――在做好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南越王宫博物馆的筹建和逐步扩大遗址开放的范围。

  ――积极利用中共“三大”会址和中共“三大”中央机关――春园等文物史迹,建成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

  ――依托锦纶会馆,筹建专题的广州丝织行会博物馆。

  ――指导各区、县级市都建成一个地区博物馆,充实完善市区两级博物馆网络。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单位、行业和民间依法筹建富有广州特色的行业和民间博物馆,纳入博物馆专业规范管理。

  ――力促广州有关部门筹建中药博物馆、印刷博物馆、民居博物馆、饮食博物馆、商业博物馆、玩具博物馆、动植物博物馆、科技博物馆、传统工艺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等。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的各类博物馆、标本馆为其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同时,面向社会逐步对公众开放。

  (二)转变观念,面向大众,全面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

  ――瞄准国际博物馆先进水平,建全“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公众服务机制。进一步拓宽博物馆的服务功能,改善博物馆的服务设施,以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设立视听室、观众服务中心、学生活动室和残疾人通道;各种标志和语音讲解必须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多媒体查询和说明系统及通俗简介要全面配齐;博物馆逐步建立和充实本身专业的参考资料库,面向社会,要为社会科研人员提供查阅馆藏文物和资料的便利;不断推出服务大众的新项目、新措施,建立参观免费日制度。

  ――结合广州市城市环境“大变”规划,继续分阶段、有步骤地努力改善广州地区博物馆的周边环境,重点推进南越王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纪念馆、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越秀区博物馆、海珠区博物馆、花都区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增城市博物馆等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使其成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亮点。

  ――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大力宣传优秀展览,加强与社区、学校和旅游部门的协作联系,拓宽各种宣传渠道,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公众走进博物馆。

  (三)更新手段,提升博物馆的科技含量

  ――完成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工作。在原有藏品管理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输入内容标准,尽快使计算机成为藏品管理的重要手段,使文物藏品的征集与保管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将科技手段引进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

  ――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广州地区博物馆信息网络,各博物馆要有自己专门的网页。

  ――依据《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博物馆的库房和展厅安全条件,使之成为保藏和展示文物的最佳场所。

  (四)广纳人才,优化队伍,促进科学研究

  ――以优惠政策引进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制定相应的计划,加快现有队伍的知识更新,使博物馆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

  ――加强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促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出版,在出成果的同时,促进人才的成长。

  ――重视借助社会力量,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用人之所长补我所短,提高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水平。

  (五)引进经营理念,加强管理,促进两个效益一起上

  ――推动博物馆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积极稳妥地实行全员聘任制、目标责任制、岗位资质考核制。

  ――有计划积极地组织本地区博物馆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活动,形成规模,共同打造博物馆文化品牌。

  ――进一步拓宽文物对外交流渠道与合作方式,争取更多机会与国际各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以促进国际博物馆间对话。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逐步建立政府调控、行业自律的管理制度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文化行政部门依法监督和管理,从管理和制度上保障和监督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2、建立博物馆的评估制度和评级制度,调整博物馆的管理架构,并逐步建立“岗位资质”考核制度,以激活博物馆的人力资源。

  3、充分发挥博物馆学会的作用,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4、制定行业自律的管理制度,形成博物馆的良性循环。

  (二)政策扶持,完善法规,依法办馆

  1、公共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资金应在“九五”基础上有较大幅度递增;在各级财政按文化文物部门编制的预算中要保证博物馆事业费、维护费、文物征集费等项目的投入,并根据当年财政状况逐步增加。

  2、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文物捐赠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以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向博物馆捐赠文物艺术品和资金。

  3、根据现代博物馆自身发展的要求,制定《广州市博物馆管理条例》以规范博物馆的注册、登记、资金来源、年审、藏品保管、教育、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使其健康发展。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