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1—3季度广州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 听全文
  • 2010-11-09
  • 来源:市统计局
  • 分享到
  • -

1—3季度广州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广州市统计局综合处

  三季度,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速放缓,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加快。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出口快中趋缓,消费市场日趋旺盛。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3季度累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54.28亿元,同比增长13.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31.43亿元、2922.27亿元和4600.58亿元,分别增长3.4%、16.0%和12.3%,与上半年对比,第一产业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回落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加快1.6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44.3%和55.3%,与上半年对比,第二产业贡献率回落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加大5.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1.72:38.18:60.10。

  在全国中心城市及深圳、苏州中,1—3季度累计,广州地区生产总值(7654.28亿元)居第三位,低于上海(12109.52亿元)和北京(9754.36亿元)。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3.5%)居第三位,低于天津(17.9%)和重庆(17.1%),与苏州(13.5%)持平,高于深圳(11.8%)、上海(11.5%)和北京(10.1%),也高于全省(11.6%)和全国(10.6%)平均增速。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1—3季度累计,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25.78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粮食作物中薯类和玉米产量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6.8%和5.0%。经济作物增势良好,甘蔗产量增长20.9%,花生产量增长5.7%,花卉产值增长9.3%。蔬菜受台风暴雨的影响较大,只有0.2%的微幅增长。水果生产形势较好,产量同比增长5.8%。畜牧业和渔业平稳发展。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1.8%,禽蛋产量增长8.4%,海水产品产量增长3.2%,淡水产品产量增长1.3%。

  (二)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

  1—3季度累计,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29.03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20.53亿元,同比增长19.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

  三大支柱产业增长稳中趋缓。1—3季度累计,全市完成三大支柱产业产值4845.68亿元,同比增长29.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6.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完成产值2129.13亿元、1296.14亿元和1420.41亿元,分别增长29.9%、41.0%和19.8%,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回落7.1个、15.0个和1.8个百分点。

  民营工业企业增速加快。1—3季度累计,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599.03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速趋缓。1—3季度累计,全市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533.52亿元,同比增长32.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4.5个百分点。

  工业出口产品产值增幅回落。1—3季度累计,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品产值1999.42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比上半年回落7.9个百分点。

  在全国中心城市及深圳、苏州中,1—3季度累计,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29.03亿元)居第五位,低于上海(21616.47亿元)、苏州(17996.21亿元)、深圳(12807.29亿元)和天津(12327.99亿元)。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1.2%)居第六位,低于天津(32.8%)、重庆(28.8%)、苏州(25.1%)、上海(25.1%)和北京(23.2%)。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1—3季度累计,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8.86亿元,同比增长41.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04.75亿元,同比增长23.0%,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4个百分点。投资额超20亿元的项目有7个,分别是南方航空公司购置飞机项目、亚运城及亚运场馆工程、西江引水工程、地铁二八号延长线工程、三号线新机场线路工程、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和万达广场工程。

  在全国中心城市及深圳、苏州中,1—3季度累计,广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8.86亿元)居第六位,低于天津(4623.48亿元)、重庆(4338.87亿元)、北京(3741.00亿元)、上海(3456.49亿元)和苏州(2652.68亿元)。广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1.5%)居第一位,高于天津(32.0%)、重庆(30.8%)、苏州(19.3%)、深圳(12.2%)、北京(6.6%)和上海(-7.4%),也高于全省(24.1%)和全国(24.0%)平均增速。

  (四)消费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扩大内需力度的加大,以及节庆促销、亚运会的带动,我市消费市场需求旺盛。1—3季度累计,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2.03亿元,同比增长21.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762.40亿元,增长21.5%,增幅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19.62亿元,增长19.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6.7个百分点。由于国家延长了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时间,与家电、汽车相关的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分别增长41.2%、35.6%和30.2%。由于食品类价格较快上涨,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4.7%。人们服饰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居民衣着支出增加,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5.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奢侈品的需求越来越多,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3.2%。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广州的商贸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1—3季度累计,全市批发零售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4390.16亿元,同比增长36.0%,增幅比上半年提高6.0个百分点。

  在全国中心城市及深圳、苏州中,1—3季度累计,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2.03亿元)居第三位,低于北京(4490.10亿元)和上海(4457.64亿元)。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1.3%)居第二位,低于重庆(26.7%),高于天津(19.3%)、苏州(18.4%)、上海(17.6%)、北京(16.3%)和深圳(15.7%),也高于全国(18.3%)和全省(17.1%)平均增速。

  (五)商品进出口增速快中趋缓

  1—3季度累计,全市实现商品进出口总值766.03亿美元,同比增长41.0%,增幅比上半年回落9.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411.22亿美元,增长47.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出口354.81亿美元,增长34.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0个百分点。在出口总值中,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增长26.9%和37.0%;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9.3%和44.1%;对香港、美国和欧盟出口分别增长47.2%、28.3%和27.2%。1—3季度累计,我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36亿美元,同比增长5.0%,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在全国中心城市及深圳、苏州中,1—3季度累计,广州市商品出口总值(354.81亿美元)居第五位,低于深圳(1396.62亿美元)、上海(1316.10亿美元)、苏州(1104.46亿美元)和北京(407.24亿美元)。广州市商品出口总值增速(34.3%)居第三位,低于重庆(62.0%)和苏州(40.5%),高于上海(31.7%)、天津(27.9%)、深圳(25.1%)和北京(17.3%),也高于全国(34.0%)和全省(27.8%)平均增速。

  (六)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1—3季度累计,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643.25亿元,同比增长20.0%,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为129.70亿元、111.58亿元和7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11.3%和30.7%,合计占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的49.10%。

  在全国中心城市及深圳、苏州中,1—3季度累计,广州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3.25亿元)居第七位,低于上海(2246.10亿元)、北京(1833.28亿元)、深圳(808.66亿元)、天津(761.80亿元)、苏州(668.01亿元)和重庆(654.10亿元)。广州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20.0%)居第五位,低于重庆(51.4%)、天津(33.1%)、苏州(21.8%)和北京(20.7%),高于深圳(18.4%)和上海(15.8%),低于全省(20.9%)平均增速。

  1—3季度累计,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310元,同比增长10.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1290元,同比增长13.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七)就业情况良好

  今年以来,我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呈逐季递增的态势。9月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44.9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9.7%,比6月末增长2.3%,比年初增长4.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0.65万人、106.72万人和137.57万人,与上年同期对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10.3%,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长11.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8.5%。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由上年同期的0.3:42.9:56.8变为0.3:43.6:56.1,第二产业经济发展逐步回升(去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2008年比重为44.9%),从业人员占全市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

  (八)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1—3季度累计,我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2.9%,涨幅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0%。食品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是消费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1—3季度累计,我市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上升4.8%和4.3%,分别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1.5个和0.8个百分点。9月份,受台风的影响,鲜菜价格大幅上涨,同比上升29.4%,环比上升15.7%,导致食品价格升幅加大。受食品价格升幅加大影响,9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3.4%,环比上升0.6%。

  在全国中心城市及深圳、苏州中,1—3季度累计,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升幅(2.9%)居第三位,低于天津(3.3%)和深圳(3.0%),高于苏州(2.8%)、重庆(2.8%)、上海(2.7%)和北京(1.8%),也高于全国(2.8%)和全省(2.7%)平均升幅。

  (九)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

  1—3季度累计,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升2.5%,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升10.9%,涨幅比上半年加大0.3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近两个月来月度涨幅呈回落之势,7、8、9月份同比分别上升13.0%、11.3%和9.8%。

  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汽车制造业支撑作用减弱

  受二季度汽车企业罢工和缺乏新增大项目等因素的影响,我市汽车制造业支撑作用逐步减弱。1—3季度累计,我市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7.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33.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84%,比上半年(21.06%)下降1.2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23.03%)下降3.19个百分点。

  (二)工业企业经营困难加大

  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自4月份以来在逐步回落,企业经营困难逐步加大。1—8月累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38.4个百分点。利润增长回落的原因:一是受去年对比基数逐步提高的影响;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剪刀差”逐步加大,挤压了企业利润增长空间。1—3季度累计,我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相差8.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大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大3.0个百分点。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劳资纠纷增多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预计第四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回落趋势仍难以缓解。

  (三)受楼市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业未来发展不确定性增大

  自今年4月份国家出台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限制二套房贷款等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合同金额增速呈回落的态势。近日又出台了新的调控政策。9月26日,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规定对于因企业原因造成土地闲置一年以上的企业,在结案和问题查处整改到位前,禁止竞买人及其控股股东参加土地竞买活动。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9月29日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措施,规定自10月1日起商品住房首付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消费性贷款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到全国。随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市都相继出台调控细则。10月15日,被认为是广州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新政正式出台,新的调控细则不仅明确规定每个家庭限新购一套房,还把非本地户籍的家庭和个人彻底排除出购房者的行列,与此同时,未满18岁的人士也不能单独购房,公积金第三套房贷立即全面禁止。近日,央行又上调了贷款利率。楼市调控新政与加息政策加大了我市未来房地产业投资开发与销售的不确定性。

  (四)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严峻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刺激政策负面效应的显现以及财政支持能力匮乏,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动力明显减弱,复苏前景不容乐观。一是发达经济体GDP不同程度回落。美国经济增长环比折年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放缓到今年第二季度的1.6%;日本环比折年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4.4%放缓到第二季度的0.4%;欧元区除德国经济增势较强劲外,其他国家受债务危机的影响,形势都不太好,其中希腊经济仍在收缩,且降幅呈扩大之势。二是全球就业形势仍然严峻。8月份,美国失业率为9.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7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0%,与上月持平;日本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三是景气指标回落。8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3.8,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3.5,分别比上月回落0.5和0.8个百分点。四是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五是国际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使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全年经济形势展望

  从国际来看,当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陷入滞缓状态,二次探底的风险不断上升。但可喜的是,主要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中采取有效调控政策,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内需拉动下率复苏,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运行逐步趋缓,但放缓幅度在缩小,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当季我国GDP分别增长11.9%、10.3%和9.6%。最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8月份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9月份为53.8%,比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扩张期,经济增长处在上升通道之中。PMI在连续三个月回落后,于8月份小幅回升,9月份继续回升,预示中国经济已从回落走向回稳。

  从我市来看,随着亚运工程的陆续竣工和对比基数的提高,总体经济运行稳中趋缓。三季度,我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41.4和145.5,双双回复至高度景气区间,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由于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在第四季度召开,第四季度大部分工程项目停工,亚运会期间部分工业企业将停产、限产,机动车辆分单双号行驶,内河货运船舶白天禁航,将对我市全年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影响。预计我市第四季度总体经济运行将继续稳中趋缓。

  (一)工业增速将会继续放缓

  三季度以来,我市工业生产总体发展趋势是放缓的。第四季度将召开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为确保空气质量良好,我市将对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停产、限产,这将对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预计第四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将有所放缓。

  (二)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据有关部门预测,正常情况下,第16届亚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将达到1.2万名左右,为广州市带来过夜游客增量约34万人次(人均在穗停留3天),其中海外过夜游客增量约4万人次,国内过夜游客增量约30万人次;一日游游客增量约70万人次。大量游客的增加将促进我市吃、住、行、游、购、娱等第三产业各行各业的发展,预计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三)投资增速将会较大幅度回落

  由于第四季度大部分在建工程项目停工,对投资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预计我市第四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会较大幅度回落。

  (四)预计消费需求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受亚运会举办期新增大量以及运动员、裁判员、官员、游客集中来穗影响,广州市消费人群扩大,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及住宿和餐饮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预计我市第四季度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五)出口增速稳中趋缓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比较严峻,发达国家需求低迷,但西方圣诞节的到来将带动出口需求的增长,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将支撑一部分出口需求,预计我市全年出口增速稳中趋缓。

  对策建议

  (一)全力办好亚运会,发挥亚运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四季度我市最重要的工作是全力办好亚运会。举办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事,更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应强化大局观念,以决战姿态和大干精神,加大协调力度,充分调动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确保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圆满成功。住宿、餐饮、旅游等各行各业要充分利用举办亚运会这一良好的发展契机,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确保亚运会期间住宿接待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餐饮服务供应零中断,餐饮质量有保证;交通顺畅,运转高效;水、电、气、热供应和通讯等设施安全有序运行。

  (二)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步伐。重点加快发展电动汽车、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及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现代会展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一批规模大、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影响长远的大项目落户。

  (三)进一步刺激需求,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高效拉动经济增长

  坚定不移扩大消费需求。一是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联动机制,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财政支出中进一步加大对改善民生项目的投入和对居民转移支付的力度。二是完善各类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支出预期。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全社会尤其是农民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扩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减轻居民个人支付的负担,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目前发达国家经济低迷,需求减弱,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态势较好。我市要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把出口重点放在非洲、南美洲、中东地区和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

  (四)未雨绸缪,精心筹备后亚运时期的工作

  从以往承办奥运会或亚运会的国家或城市看,一些国家或城市奥运会或亚运会后存在着场馆闲置、投资中断、资源浪费等现象,即所谓的“后奥运风险”或“后亚运风险”。如:雅典奥运会后政府得到了一张24亿美元的超支帐单,2005年希腊的经济增长下降到9年来的最低点。我市应及早预料到亚运会结束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和问题,提前制定规划和应对措施,避免“后亚运风险”的出现,以保持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迅速恢复生产,合理安置从业人员

  亚运会结束后,应迅速组织停、限产的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企业恢复生产。停、限产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如做好原材料的储备,对放假休息的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并加强联系,以便在解除禁令时,迅速组织人员恢复生产,避免出现用工荒。

  众所周知,在亚运会筹办期和举办期,需要增加大批临时性的工作岗位。据了解,亚组委近年分三批从全国各地招聘了400多名合同制工作人员。在亚运会期间,亚运城要满足运动员、媒体人员、裁判员、政府官员及相关人员的食宿需求,至少需要招聘4000名临时工。另外,亚运会期间,公共交通、旅游、住宿、餐饮、安保等领域都需要增加大量的临时性工作人员。亚运会结束后,这些临时性工作人员大部分将面临分流。因此,我们应该及早制定对策,亚运会后合理安置这些从业人员,引导他们实现再就业。

  2.确保后续投资的连续性,不断优化投资结构

  亚运会将对我市今年投资增长造成很大的波动性,第四季度将从高位迅速下滑,12月份跌至谷底。而且这种波动性影响在亚运会后还将持续几年。因此,为减少波动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我市应做好亚运后投资项目的储备工作,确保后续投资的连续性。在投资方向上,应注意投资结构的优化,加快推进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大、带动力强的生产力骨干项目建设。

  3.高效利用体育场馆,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许多大型的运动会之后,所兴建的大量体育馆面临空置,利用率极低,若要防止风雨的侵蚀和毁坏,还要常年付给大量的维修费。如:日本政府对于曾经举办冬季奥运会的长野运动场地,表示已经无力再承担其维修的费用。广州亚运会共使用70个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2个,改扩建场馆58个(含训练场馆)。亚运会后应高效利用这些体育场馆,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我市有亚运城、大学城、广东省奥林匹克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和老城区五大场馆群,分布相对分散。我们应对这些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市场化经营管理,使公共体育场馆在赛季供比赛使用,在闲时供全民健身使用。并利用承办亚运会的契机,加强宣传,激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也可围绕场馆参观、体验,开发体育旅游产品。

  4.继续保持良好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优化结构

  为迎接亚运会,我市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投入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随着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加强交通管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的推进,广州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路更畅了,房更靓了,城更美了。亚运会后,我市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环境,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建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我市的城市形象。还应利用亚运后我市良好的城市环境与城市形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优化结构,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市。

  5.利用承办亚运会的经验及影响,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

  2010年亚运会是广州有史以来承办的最大型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给会展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会展旅游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达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等的目标,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客人停留时间长、产业关联性强等优势。广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城市形象、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会展设施和较强的城市功能,我们应利用承办亚运会的经验及影响,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