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5月份,在汽车制造业、民营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市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工业运行质量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1.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1-5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06.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以上数据未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实,为初步核算数),增速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
1.月度完成工业总产值近600亿元
5月份在丰田汽车顺利投产及其他新投产项目的推动下,我市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8.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月度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新增95.96亿元,比2005年12月(597.21亿元)多1.65亿元。1-5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24.95亿元,同比增长18.1%;新增工业总产值416.5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7.03亿元。
分经济类型看,“三资”企业贡献突出。1-5月累计,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95.84亿元,同比增长20.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8.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4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7.77亿元,增长13.8%;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4.90亿元,增长19.3%。以上三大经济类型企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38.5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6.7%。此外,股份合作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9.63亿元、27.26亿元和49.55亿元,分别增长7.4%、2.8%和11.3%。
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快速发展,是全市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1.47亿元,同比增长20.1%。1-5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99.38亿元,同比增长19.1%,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0个百分点。
2.汽车制造业快速增长,零部件企业表现突出
随着广州丰田汽车凯美瑞正式下线以及广汽丰通、电装(广州南沙)等汽车零部件企业陆续投产,广州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较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以及较强的机械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家最具影响力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加上即将落户的韩国现代商用车项目,广州汽车产业集群迅速崛起。目前,广州已相继形成了东部本田汽车生产基地、北部花都汽车城和南部南沙国际汽车城为主导三大组团式布局的汽车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有力推动全市工业快速增长。5月份,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5%,增速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25.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66亿元,同比增长1.2倍,比汽车制造业平均增速高80.5个百分点。1-5月累计,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3.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73亿元,同比增长97.1%,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汽车制造业总产值比重为13.5%,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汽车零部件企业高速增长是我市汽车制造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首次全面超越石油化工制造业,总量位居三大支柱工业产业之首。5月份,规模以上三大支柱产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7.85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石油化工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8.77亿元,比汽车制造业少5.99亿元;1-5月累计,规模以上三大支柱产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39.24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石油化工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7.70亿元,比汽车制造业少5.69亿元;电子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8.15亿元,比汽车制造业少95.24亿元。无论是月度还是累计产值,汽车制造业均已全面超越石油化工制造业。
3.民营工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民营工业企业增长迅速。随着国家投资领域的放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民营工业企业通过投资、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改制等形式,已逐渐渗入到一些国有资本占有优势的行业中,民营工业企业数量逐年提高,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不断增长,规模日益壮大。2000年底,我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只有1224家,而截至2005年底,我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405家,比2000年翻了近一番。今年以来,我市民营工业承接上年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快速增长,民营工业企业无论是企业户数还是产值大户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截至5月底止,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49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13家;产值超亿元民营工业企业4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7家。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09亿元,比上年同期新增产值19.89亿元,比上月新增产值15.39亿元,占全市当月规模以上新增产值(与上月比)的47.8%;比上年同期增长26.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1-5月累计,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4.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0%,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
4.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
5月份,我市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本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产品产值145.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增速比上月回落14.0个百分点。1-5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产品产值666.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0%,增速比1-4月累计回落3.8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2.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9个百分点。部分大型电子企业出口减少是本月出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5月份,在全市32家累计出口超亿元的电子企业中,有19家企业当月出口额比上月减少(合计减少7.76亿元),直接拉低全市当月出口增长近8个百分点。
5.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提高
全市工业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运行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1-4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6.9,比上年同期提高10.5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0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32.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9.1%,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部分盈利大户利润大幅增长有力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快速增长。截至4月止,全市实现利润超亿元的企业19家,合计实现利润总额101.39亿元,同比增长34.6%;利润总额占全市规模以上盈利企业利润总额的63.8%。分行业看,利润增长幅度超过80%的行业多达6个,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9.15亿元,增99.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15亿元,增1.1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83亿元,增93.9%),塑料制品业(1.51亿元,增1.6倍),专用设备制造业(0.87亿元,增1.3倍),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03亿元,增3.4倍)。
6.六成以上工业产品实现增产,但产品销售率有所下降
1-5月累计,在全市纳入统计的60种主要产品中,超过六成的工业品实现增产。其中汽车、摩托车增势强劲,累计分别生产19.97万辆和103.0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8.9%。增幅超过30%的还有食用植物油(增35.5%)、人造板(增51.5%)、电视机(增48.7%)。
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产品销售率有所下降。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率95.9%,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3.1个百分点;1-5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率98.3%,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比1-4月累计下降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全市35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16个行业当月产销率比上月下降,其中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以上的行业有8个,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降22.7个百分点),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降10.0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降9.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降8.0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降7.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降6.6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降6.5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降5.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