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上半年广州市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上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门路,促进了农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生产总量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86.85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农业39.62亿元,林业1.65亿元,畜牧业19.83亿元,渔业17.27亿元,服务业8.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2%、4.6%、5.5%、3.6%、和4.2%。上半年我市农业生产总量的增长得益于:
1.农业抗灾能力增强。我市把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作为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战略性大事来抓。2004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2.58万亩,旱涝保收耕地面积124.11万亩,机电排灌耕地面积达97.6万亩,分别为常用耕地面积的81.3%、62.7%和49.3%。2005年我市继续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到上半年止,全市农田标准化建设面积达到70万亩,比上年末净增10万亩,规范化鱼塘面积2.08万亩,净增0.69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6.7%和50.0%。我市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抗灾和御灾能力的进一步增强,确保了上半年农业在遭遇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能稳步增长。
2.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04年末我市农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44.25万亩,带动农户种养面积75.4万亩,同比增长29.6%;产业化农产品产值36.71亿元,同比增长12.6%。上半年,我市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示范基地由上年的30家增至今年的70家,带动农户21.91万户,同比增长1.9%。龙头企业和农业示范基地完成农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比重同比提升了10.7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生产的增长。
3.农产品大市场交易渠道畅通。目前,我市年销售额在1亿元的大型农林牧渔批发、零售市场达到10家,为华南之最,是我市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上半年,全市农产品批零总额达103亿元。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二)农产品结构继续优化
1.畜牧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生猪存、出栏量分别为93万头和98.3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0%和2.1%;家禽存、出栏量分别为3010万只和5700万只,同比增长10.0%和3.5%。在家禽产量增长的同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为适应市场的需求,45天鸡(养殖期为45天)的养殖量下降,90天鸡养殖量增多。鸡价格也从上年同期的8―10元/公斤上升为现在的13元/公斤。由于畜禽价格上升,农民养殖积极性恢复。上半年畜牧业产值19.83亿元,同比增长5.5%,拉动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上升1.22个百分点。
2. 渔业新、优产品增加,单产提高。上半年,市渔业公司新造6艘渔船出海,海水捕捞的生产能力提高,渔获中质优价高的金枪鱼产量增加。淡水养殖经过鱼塘规范化改造后,平均单产提高,特优淡水鱼类品种养殖量大幅增加。其中罗非鱼上半年产量首次超过“四大家鱼”位列第一,同比增长26.1%。鳄鱼、鳄龟、娃娃鱼等养殖方兴未艾。养殖类水产品在去年价格上扬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上涨,其中升幅超过20%的品种有鳙鱼、罗非鱼、鲤鱼、鲮鱼等。农民的养鱼的积极性提高。上半年全市完成渔业产值17.27亿元,同比增长3.6%,拉动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上升0.88个百分点。
3.种植业生产发展速度放缓。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有增有减:
粮食播种面积增长4.6%。其中早稻播种面积62.85万亩,同比增长2.5%;玉米4.09万亩,同比增长18.75%;薯类2.67万亩,同比增长33.6%;大豆0.79万亩,同比增长18.0%。上半年粮食产量4.12万吨,同比增长3.4%。主要是“粮食直补”政策的全面实施拉动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
蔬菜播种面积、产量下降。受自然灾害影响,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下降6.6%,产量162.13万吨,减产幅度为3.1%。
水果产量减少9.0%。受近年产量高、价格低的影响,荔枝种植面积虽仍保持上年的水平,但果农的生产管理积极性下降,再加上天气的影响,上半年荔枝产量1.74万吨,同比下降30.4%。预计全年荔枝产量将由上年的7.5万吨减至4.5万吨,同比下降40.0%。龙眼产量3.2万吨,同比增长15.5%。另外,番禺部分地区的香蕉出现病虫害,改种水稻、甜玉米和花卉。水果总产量下降。
花卉由于品质优、销路畅、价格升。由于上半年我市阴生观叶花卉、鲜切花销售畅旺,北方市场供不应求,导致花卉价格上升,如非洲菊,从上年的1.2―1.3元/支上升到现在的1.8元/支。上半年种植面积14.5万亩,同比增长8.0%,产值达8亿元,同比增长5.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面积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外延不断扩大,二、三次产业迅猛发展,我市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种植和养殖农业的生产,致使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缓慢增长。
(二)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价格继续攀升
由于受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以及农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农资价格猛涨,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价格指数上升11.3%。其中,在去年价格上扬的基础上继续上涨的农资产品有幼禽幼畜类、化肥类和生产用燃料类,分别上升27.1%、15.2%和13.2%,共拉动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价格8.0个百分点。农资价格的上涨已直接影响到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增收。
三、几点建议
(一)稳定耕地面积
要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必须稳定现有耕地面积。稳定耕地的办法有两条:一是开源,充分利用废地、荒滩和弃耕荒地,鼓励农民拓荒垦田、打坝淤地、围滩造田;二是节流,继续下大力气坚决刹住乱占耕地的歪风,治标治本,双管齐下,方能奏效。
(二)努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近年来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但目前农村以单家独户为主的分散经营仍难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从6月份的连场暴雨对我市农业造成的影响看,番禺区尽管地势较低,但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备,农业生产并未受到大的影响。而地处丘陵地区的从化市和增城市,因水利设施的不足造成部分地区涝灾,对蔬菜和水果生产影响很大。因此,我市在稳定现有耕地面积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人和外商多方投资,建设有效灌溉、旱涝保收耕地。建立科学耕作制度,增加土壤有机质,严格控制耕地“三废”污染,做到用、养结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质量。
(三)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农业生产资料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保证。适当控制农资价格,就相应地控制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近期,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抑制了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势头。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农资价格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随着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农资的运输费用提高,电力、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农资价格仍存在继续上涨的可能。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抑制农资价格的上涨,使市场上的农资价格保持在一种让农资的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都能承受的水平,以实现共赢。
四、全年情况预测
在下半年没有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前提下,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可达216.66亿元,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112.52亿元,下降1.5%;林业产值3.6亿元,下降1.9%;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44.89亿元、39.69亿元和18.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3%和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