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升,但升幅逐步收窄。1-7月累计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4.9%,其中生活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升4.0%;生产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升11.3%。较2004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升幅回落0.4个百分点。
一、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总体情况
1、1-7月累计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0%
1-7月各月同比分别上升5.2%、6.0%、4.3%、3.3%、4.3%、3.7%、2.8%,各月升幅呈不规则阶梯型逐步收窄,各月累计价格水平升幅呈直线回落的态势。
2、构成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的九类商品价格五升四降
1-7月累计价格上涨的五大类商品分别是:食品类升9.2%、其他商品类升5.5%、医疗保健类升2.7%、居住类升2.4%、家庭设备用品类升1.4%;下降的四大类商品分别是:交通和通讯工具类降2.9%、文教娱乐用品类降1.2%、服务项目类降0.3%、衣着类降0.2%。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仍排行榜首,拉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提升3.2 个百分点。
3、农村居民生产消费价格保持10%以上的涨幅
1-7月累计农村居民生产消费价格水平上涨11.3%,各月分别上升11.4%、12.8%、11.5%、10.7%、10.5%、11.0%、10.6%,涨幅呈前升后稳的态势。累计价格水平升幅相对保持平稳,在11.5%的幅度上下窄幅波动。
4、构成农村居民生产消费价格的两类生产资料价格一升一降
1-7月累计流动资产类价格升11.8%,拉动农村居民生产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1.3个百分点,是农村居民生产消费价格上升的主因。固定资产类价格下降0.4%,对农村居民生产消费价格影响较小。
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主要特点
1、食品类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支撑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升势
1-7月累计食品类价格全面上升。其中粮食、鲜菜、肉禽及制品、蛋类、水产品,分别上涨7.6%、22.5%、16.5%、9.4%、9.8%,涨幅均超过7%以上。食品类价格全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2月份春节期间农村居民需求明显增加。二是生猪饲养成本加大带动猪肉价格上涨。三是上半年强降雨和暴雨天气较多,以及6、7月的休渔期,影响了部分农副产品的生产和上市。四是家禽产品继上年年初“禽流感”后价格继续呈恢复性上涨等。下半年,随着我国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求缺口迅速减小,我市粮食类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继续减弱,翘尾因素将得到逐步消化。
2、农村生产消费价格保持涨势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今年以来,农村生产消费价格的上涨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拉动作用明显增强。1-7月累计农村生产消费价格同比升11.3%,升幅高于生活消费价格指数7.3个百分点,比2004年升幅拉大了3.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农村生产消费价格虽然受粮食价格逐步回稳的影响,如饲料升幅放缓,使部分农资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势头减弱,但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以及农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构成流动资产消费价格的7类农资产品中有6类均在去年价格上涨的基础上继续上扬,其中幼畜类升26.9%、生产用燃料升12.8%、农药及农药械升2.0%、小农具升4.8%、化肥类升14.7%、其他类升3.5%。只有饲料价格升幅收窄,1-7月上升8.7%,比上年的升幅减少1.8个百分点。
3、小汽车驾驶培训价格大幅上扬,成为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助涨因素
随着小汽车进入农户的步伐逐步加快,以及年底前广州市汽车驾驶员培训全面实行电子考,学车人数骤增,学车培训点生意火爆,受成本和“人气”的影响,小汽车驾驶培训价格出现了阶段性的大幅上涨。7月份小汽车驾驶培训费上升44.1%, 1-7月累计同比上升32.1%,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2个百分点。
4、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仍在低位运行,减轻了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压力
由于农村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其价格上升的动力依然不足,一些商品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衣着、床上用品、日用百货等消费品价格降多涨少的状况依然存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运用,家电商品更新换代加速,并不断向高端发展,普及型产品纷纷降价,减轻了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压力。1-7月累计工业消费品价格保持上升的有住房装饰材料、厨房用品、日用小五金、家具用材、医疗卫生保健用品、西药,分别上升3.4%、1.9%、4.4%、1.6%、2.1%和3.1%;价格继续下调的有家用电器、服装、床上用品、交通和通讯类、文教娱乐用品,分别下降3.3%、0.1%、1.3%、2.9%和1.2%。
三、对全年我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的初步预测
1、粮价基本走稳,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动力减弱
随着国家关于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粮食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基本得到缓解,粮食价格也将会从目前的高位有所回落。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粮价已基本走稳,预计下半年将在相对高位上小幅波动,粮食价格呈涨势将成定局。因此,因粮价上涨引发的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态势还将延续,并将贯穿全年始终,但下半年拉动作用会逐渐减弱。
2、肉类价格将随粮价走稳出现一定回落
从近年的猪粮比价看,猪粮比价走势基本一致,猪肉价格不会离开粮食价格形成单独的走势,养殖效益也会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因此,如果下半年我市粮价走稳,大豆和玉米价格不继续上扬,随着供应量加大,猪肉价格也会出现一定回落。近期出现的猪链球菌事件,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消费者对食用猪肉的信心,扩大肉类价格回落的空间。
3、多种因素促使2005年食糖价格有所上升
一是我国食糖产量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全国种植面积同比下降5.6%,其中广州市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2.3%, 2005年新榨季食糖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是食糖价格还处于恢复和上升阶段,与前几次高位相比还有较大上涨空间。三是国际食糖产量预计下降,且欧盟食糖补贴政策面临取消,将支撑国际市场糖价走高。四是食糖下游产业--食品制造和软饮料行业发展迅速,食糖需求逐年增长,年需求增长超过5%。因此,食糖价格整体水平将略高于上年并成为消费品价格上升的助涨因素。
4、生产资料价格将继续上涨,但上涨的幅度将明显小于2004年
随着国家对农民减负增收措施的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其中化肥、高效低污染农药、农膜、农用燃料等需求增长幅度较大,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2005年生产资料市场将继续保持活跃,生产资料价格将会延续2004年上升的态势,但由于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较大,2005年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的基数提高、难度加大,加之上年年底国家发改委等五个部门联合发文,对今年春耕化肥供应和价格监管作了具体部署:对化肥生产用电要实行优惠价格;对化肥铁路运输实行优惠运价;对尿素产品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50%的政策等。以上政策效应仍继续。这些因素将抑制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升,因此2005年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的幅度将明显小于2004年。
5、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力度的加大,房地产市场将逐步降温
居民相关消费需求趋缓,建材、家庭设备用品、家具等主要工业品供过于求的格局可能加剧,这些将抵消消费价格总水平的部分上涨压力。
综上分析,今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将呈温和上涨的态势,但价格的涨幅比去年缩小,预计全年上涨4.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