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2006年11月份广州工业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

  • 听全文
  • 2006-02-12
  • 来源:广州市统计局工业交通处
  • 分享到
  • -

    在汽车制造业加快发展、部分新建工业项目相继投产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广州工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月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8.43亿元,同比增长18.1%;1-11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761.24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数据未经省统计局核实,为初步核算数)。

    1.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月度产值首次突破700亿元

    下半年以来,我市工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累计增速始终保持在17.3%左右的水平,且上下波动不超过0.2个百分点,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继今年6月份单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超600亿元大关后,11月份,我市工业再上新台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当月产值比上月增加45.99亿元,历史性突破700亿元大关。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47.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实现新增产值1032.09亿元,比2005年全市工业(全口径)新增产值多30.82亿元(2005年新增产值1001.27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市实现新增产值的主要源动力。1-11月累计,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08.58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新增产值676.2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新增产值近七成。截至11月止,全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4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94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406.05亿元,同比增长20.9%,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8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7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60.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4%。

    11月份,全市新开工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4亿元。从目前我市工业的发展势头看,全年工业总产值(全口径)有望突破8000亿元。


(图1)

    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生产加快,月度增幅创今年新高

    下半年,受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国内汽车市场回暖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国有控股企业纷纷加快生产,拉动我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幅逐月攀升(见图2)。11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创今年以来单月增幅新高;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16.4个百分点。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08.17亿元,同比增长17.1%,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9.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1.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5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看,我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门类较为齐全,遍及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2个(除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其中总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20.95亿元,增36.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37.70亿元,增11.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71.61亿元,增16.0%)。

(图2)

    3.汽车制造业突显支柱作用

    1-11月累计,我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58.68亿元,同比增长17.0%,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744.87亿元、992.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和12.9%。

    从我市的三大支柱产业看,汽车制造业的支柱作用最为突出。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2.55亿元,同比增长39.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1.7个百分点。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在三大支柱产业中率先突破千亿大关,完成工业总产值1021.20亿元,同比增长29.5%,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2.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增速21.6个和16.6个百分点;实现新增产值242.24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高速增长。1-11月累计,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2.03亿元,同比增长69.3%。

    4.轻、重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63.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0%,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3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结构看,1-11月累计,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重为36.4:63.6,重工业比重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5.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进一步提高

    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51.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3个百分点;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8%,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比2005年高0.2个百分点。

    6.出口增幅继续回落,内需仍是拉动我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今年以来,国际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国家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均对我市出口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下半年,出口增幅持续回落。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产品产值1579.17亿元,同比增长15.7%,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6个百分点;与1-6月累计比较,增幅回落6.1个百分点。

    内需对我市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强。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为6429.44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内销产值4862.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对全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6.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3.4个百分点;内销与外销的比重为75.6:24.4。在内需增长的拉动下,移动电话、食用植物油、民用钢质船舶、汽车、成品钢材等一批产品的产量大幅增长。1-11月累计,移动电话产量270.06万部,同比增长1.9倍;民用钢质船舶37.48万总吨,同比增长66.1%;食用植物油46.98万吨,同比增长40.9%;汽车产量49.36万辆,同比增长31.7%;成品钢材产量518.52万吨,同比增长22.6%。

    7.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全市工业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运行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1-10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4.8,比上年同期提高10.2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3点。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50.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全市实现利润超亿元的企业52家,合计实现利润289.12亿元,同比增长16.0%,占全市利润总额的82.6%。在全市35个大类工业行业中,赢利的行业有33个;其中,有22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2个行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扭亏;另有2个行业由赢转亏,分别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工业大类行业有8个,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7.47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4.08亿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7.12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3.25亿元)、食品制造业(16.92亿元)、烟草制品业(16.33亿元)、饮料制造业(14.87亿元)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2.65亿元)。

    不容忽视的是,我市亏损工业企业亏损额增幅仍在高位运行。1-10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6.2%,比上年同期扩大1.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60.84亿元,同比上升74.9%,但与1-6月累计升幅相比,下降6.7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的数据看,亏损大户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6.45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96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60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47亿元)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14亿元),以上五个行业合计亏损38.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亏损工业企业亏损额的63.5%。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