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印发的背景
广州市从2017年起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通过一年多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连续2年减幅超60%,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失学辍学、未登记户口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巩固成果,完善机制,市民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制定《方案》,将之前的专项行动转为多部门、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期性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方案》的总体目标
坚持儿童权益优先,分类施策,精准保护,全面落实家庭监护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及各部门相关职责,健全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失学辍学、未登记户口等突出问题,着重加强重点对象的干预帮扶,杜绝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现象,有效遏制监护人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行为,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包括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三部分,重点规定了六方面共15条主要任务:
(一)明确落实强制报告责任,规定了留守儿童强制报告主体、报告内容、及时录入信息系统以及强制报告主体未及时履行报告责任的追责等。
(二)明确落实家庭监护责任,规定了区公安机关、街镇、村居督促落实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以及民政等社会救助部门及时给予救助保障等。
(三)明确落实临时监护责任,规定了无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区公安机关应就近护送至其他近亲属、村(居)委会临时监护照料,或按规定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照料,并明确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福利机构工作要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儿童受教育职责等。
(四)明确落实监护干预责任,规定了农村留守儿童受监护侵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部门的职责,以及依法变更监护主体等。
(五)明确落实控辍保学责任,规定建立失学辍学通报机制、区教育部门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强化控辍保学干预等。
(六)明确落实户口登记责任,规定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每月末将摸底排查中发现的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花名册同时通报给区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区公安、民政、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和职责分工,依法为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四、《方案》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区和部门充分认识深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将其列入重应议事日程,及时进行安排部署。市里通过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工作。各相关区应参照市的做法,建立相应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二)全面落实管理职责。各相关区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部门职责,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综治部门应将专项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内容,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单位,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等方式进行责任督导和追究。
(三)健全通报督办机制。各相关区民政、教育、公安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专项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区民政、教育、公安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切实落实属地和部门职责,对于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按照各自职责落实整改,因政策等原因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其上级部门请示报告。利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督办专项工作进展情况和各项责任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四)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各相关区应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父母自觉履行监护责任,强化强制报告主体的法律责任意识。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关爱保护氛围。发挥社会组织热心公益、量大面广、运作高效的优势,引进社会工作力量,汇聚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五、解释部门及咨询电话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020-8317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