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一是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金财务测试系统会计科目初始化配置;完成相应数据上传、凭证编制、复核、记账、生成报表及报送等全流程会计核算测试;二是开展按病种分值付费病种确定、分值和权重系数测算以及医保系统改造工作。 第二季度:一是将我市在省级统筹测试系统最终参数设置迁移到正式系统;在省级统筹正式系统进行试运行,预览生成相关凭证并与本地化凭证进行匹配验证。二是组织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申报2018年度缴费基数。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的病种、分值和权重系数测算结果,制定按病种分值付费协议。三是将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医保二级目录,提高保障水平。四是印发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工作方案;审定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名单;审定有异地就医业务需求的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开展前期业务培训;指导医疗机构完成“三目”匹配工作。 第三季度:一是实现我市省级统筹基金财务管理系统上线,在省级统筹正式系统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实现在线财务核算;二是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2018年度调整工作;三是完成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工作;四是签订按病种分值付费补充协议,完成信息系统相关功能模块上线工作;五是协调开展相关医疗机构的系统改造及测试工作;做好培训指导、协议签订、权限开放等工作。 第四季度:一是按照上级部署继续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二是按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稳慎提高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待遇标准,完成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发放工作;三是完善医保门慢、门特以及二级目录政策,增补医保药品二级目录;四是根据相关医疗机构系统改造情况,分批次完成联网上线工作。做好业务宣传工作、指引、指导等工作。五是推进社保卡的发放工作,重点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人员、异地就医人群发卡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