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96

  • 听全文
  • 2020-03-09
  • 来源:市府办公厅
  • 分享到
  • -
重点工作: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
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年度阶段性工作目标:

第一季度:1.制订出台《广州市健康信息化规划方案》和《广州市健康信息化实施方案》;2.启动居民电子健康码(卡)建设工作,召开全市医疗机构推进动员会。
第二季度:1.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卡)建设,6月底前,第一批试点医院上线使用。2.推进公卫系统整合工作,实现各条线系统统一登录和数据共享共用。3.加强沟通协调,逐步实现与人社、医保、公安、残联、教育、民政等部门信息共享,重点推进医疗医保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互用。
第三季度:建成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着眼基于平台的分级诊疗应用建设,9月底前,推进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
第四季度:1.2019年底,力争实现广州地区全部公立医院接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80%以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启用统一的电子健康码(卡)。2.推进试点区接入市区域诊断中心系统和市分级诊疗应用平台,推进各区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和诊疗费用支付系统。
进展落实情况:

第一季度:

按计划推进中。
1.启动全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年内上线使用。
2.扩大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范围,目前27家省部属医院全部已签署接入协议,25家已完成接入,剩余两家部队医院正在积极协调接入。
3.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现市属医院之间的检验检查信息互联共享、调阅提醒和综合监管应用。15家市属医院目前已有9家接入互认平台,6家预计6月底完成接入。
4.推进条线系统与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整合。25个条线系统中,有3个已完成整合,14个正在整合中;4个国家、省的系统正在沟通与协调中;剩余4个区内条线系统正在指导区卫健局整合中。
5.已制订出台《广州市健康信息化规划方案》和《广州市健康信息化实施方案》。

第二季度:

按计划推进中。
1.推进电子健康码建设。举办电子健康码广州市首发仪式,实现第一批16家医院上线应用。
2.已经实现与医保的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试点社区上线运行。正与教育部门就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共享及计免入园查验等事项进行积极沟通。
3.已启动全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公开招标。继续协调两家部队医院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工作。15家市属医院中的10家已接入检验检查互认平台。
4.继续推进条线系统与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整合。14个正在整合的系统中,部分区已完成整合正在调试。

第三季度:

按计划推进中。

1.继续推进电子健康码建设,目前已有36家医院上线应用。

2.与医保实现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试点社区上线运行。

3.“广州健康通”移动医疗服务已入驻77家大型医院,注册用户超过320万人,新增学生入园(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功能等多项信息惠民服务。

4.扩大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范围,目前已联通274家医疗卫生机构,27家省部属医院已全部签署接入协议,26家已完成接入。

5.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15家市属医院已接入13家。

6.医院精细化管理平台项目已完成招标进入建设阶段。

7.继续推进条线系统与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整合,计划年底完成全部整合工作。

第四季度:

已完成。

1.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接入282家机构,包括全部市属医院和公卫机构、各区及部分区属医疗机构、27家省部属医院。15家市属医院接入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 ,全面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工作,重点解决医院数据上传问题。电子健康码已在4个区启动应用,45家医院已上线,预制电子健康码29835339个。

2.区域诊断中心系统已接入7个区。番禺区3家区属医院和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入分级诊疗应用平台。市预约挂号系统已接入96家医院,总注册用户超过340万人,总预约量超过1360万人次;市诊疗费用支付系统已完成12家试点医院上线,目前系统总交易数约6.4万笔,总交易额约1640万元。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