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工作: | 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推进“创新四核十三节点”建设。 |
牵头单位: | 市科技局 |
年度阶段性工作目标: |
第一季度:组织开展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调研,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实施方案研究。 第二季度:聚焦IAB、NEM、海洋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市区合力在“四核十三节点”及其他创新平台打造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发挥好产业带动引领作用,为走廊提供“动力源”。 第三季度:加强与大湾区相关地市交流互动,推进与走廊沿线城市的规划衔接、交通对接、科技创新、产业协作、园区共建、生态环保等全方位合作,联动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第四季度:收集汇总“四核十三节点”及我市其他创新节点的建设发展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 |
进展落实情况: |
第一季度:
按计划推进中。 第二季度:
按计划推进中。 第三季度: 按计划推进中。 1.深化穗港澳交流合作。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管理暂行办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九个城市中率先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人才认定和补贴办法的城市之一。今年8月1日,首次实现市科研资金成功跨境。 2.落实广佛同城发展战略。市科技局联合佛山科技部门正拟制《关于推进广佛科技创新合作的工作方案》。 3.推进穗莞深一体化发展。配合有关单位拟制《广州深圳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穗莞《深化重点领域合作协议》。 4.推进穗珠交流合作。市科技局利用两市草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契机,加强与珠海科技局的工作对接,提出了支持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等合作事宜。 第四季度: 已完成。 1.中新广州知识城汇集了阿里云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落户建设,全面打造IAB、NEM产业高端要素集聚区、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广州科学城拥有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落地建设,先进高分子材料、印刷及柔性显示两大国家级创新中心相继挂牌设立。在金发科技等优质企业带动下,已稳步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继续打造“一核”“三园”“十二校”“多极”共同发展的创新创业格局。大力推动共建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端研究机构和平台落户建设,目前省发改委已将南沙科学城纳入全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城一区”主要承载区之一。广州国际生物岛已成为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