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工作: | 出台养老服务条例。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适老化改造,实现街镇颐康中心全覆盖,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发展农村养老服务。 |
牵头单位: | 市民政局 |
年度阶段性工作目标: | 全年:持续推进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季度:1.召开市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提升三年行动现场推进会;2.全面铺开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3.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4.《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5.指导各涉农区制定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方案。第一季度新增养老床位700张。 第二季度:1.出台《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2.印发《关于开展广州市“党建+”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试点项目的通知》。印发实施《关于全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第二季度计划新增养老床位700张。 第三季度:持续推进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在全市开展、“党建+”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试点等养老服务重点工作。第三季度计划新增养老床位800张。 第四季度:1.印发实施《广州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2.每个街镇建设至少1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3.评估检查“党建+”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试点。第四季度计划新增养老床位800张(年度新增养老床位共3000张)。 |
进展情况、存在问题 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已完成。
1.出台实施《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 2.实施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提升三年行动,增加嵌入式、综合性、多功能、普惠型优质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全市累计建成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服务功能的颐康中心179个,实现街镇全覆盖并逐步辐射居村。 3.全面开展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累计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7万户,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6万张,推动全面实现适老化改造、智能化设备、专业化服务“三入户”。 4.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提升养老机构照护服务功能,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7%。修订《广州市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管理办法》,拓宽优先保障范围,提高失能老人轮候效率。 5.试点开展“党建+”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遴选10个试点镇,累计培育互助养老员518名,服务老人1937人。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消防审验和法人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