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产品质量监管执法 > 抽查公告

2021年广州市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听全文 发布时间:2022-01-21
来源: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抽样检验结果及有关数据不得用作商业用途)

  2021年第三季度,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鞋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62家企业生产的112批次产品,经检验,发现26家企业生产的36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有10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因产品处于公告送达期,具体情况延后通告。

  本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5038-2010、推荐性国家标准QB/T 1002-2015、QB/T 2955-2017等相关推荐性的产品标准对游离甲醛(甲醛含量)、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剥离强度(帮底/底墙与帮面剥离强度)、外底与外中底粘合强度(围条与鞋帮粘合强度)、耐折性能、(外底)耐磨性能、鞋跟结合力、鞋帮/帮带拉出强度或帮带拔出力、鞋跟/外底硬度、勾心纵向刚度、勾心硬度、勾心长度下限值、勾心弯曲性能、衬里与内垫摩擦色牢度、标志(标识)、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磨耗量、整鞋屈挠性能、物理机械安全性能、重金属总量(可萃取的重金属)、富马酸二甲酯、N-亚硝基胺、邻苯二甲酸酯等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标志(标识)、游离甲醛、耐磨性能、鞋跟/外底硬度、勾心纵向刚度、勾心硬度、衬里与内垫摩擦色牢度。

  不合格项目分析

  1.标志(标识)不合格

  产品标识是生产者、经销者向消费者(使用者)传达识别产品、了解产品性能及如何正确、安全使用产品的窗口,是生产者、经销者传递产品信息和说明有关问题的信息桥梁。标识不符合标准要求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鞋上或内包装上未标注鞋型、鞋号;二是帮面材质未标注或标注不正确;三是三包规定未标注;四是鞋上或内包装未标注货号;五是产品名称中未标注使用对象。产品标识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生产者、经销者对标注要求认识模糊不清、领会不深、理解不透,以致造成有意或无意漏标、错标。

  2.游离甲醛不合格

  甲醛含量是测定皮革、毛皮产品中游离水解的甲醛含量或纺织品中水萃取或部分水解出的甲醛含量。甲醛可以作为织物可免烫树脂整理、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处理、涂料印花浆料等的交联剂使用,可提高织物的染色牢度和防皱性能。此外,在制鞋行业中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人工合成粘结剂。本次抽检有2批次产品甲醛含量不合格,问题体现在鞋衬里和内垫后跟处检出量超标,可能是因为鞋材原料或加工使用的胶水带来过量的甲醛。

  3.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

  外底耐磨性能是表征鞋底是否容易磨损的指标,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将导致鞋子因外底磨损严重或磨透而无法穿用,大大降低了鞋的使用寿命。本次抽检有2批次鞋类产品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鞋外底生产工艺不当、含胶量过低等原因导致鞋外底过软、易磨损,不符合标准要求。

  4.鞋跟/外底硬度不合格

  鞋类产品,特别是成人穿着的皮鞋,鞋跟等外底部位应该有一定的硬度,从而对穿着者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鞋跟或外底硬度不合格的产品,鞋底容易发生磨损、塌陷等现象,影响穿着。

  5.勾心不合格

  勾心是安装在鞋外底与内中底之间起支撑定型作用的关键部件,起支撑和桥梁作用。鞋子穿在脚上平稳与否,一定条件下靠勾心的作用,标准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应该安装钢勾心或其他刚性支撑材料。需要安装勾心而没有安装勾心或勾心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鞋子,承受力差,穿着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严重时会出现断裂、整体变形,致使穿着不稳定、崴脚、跌倒,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本次抽查中有1批次产品未按产品标准要求安装相关钢性支撑材料,2批次产品勾心纵向刚度过低,不符合标准要求,导致判定不合格。

  6.衬里和内垫耐摩擦色牢度不合格

  衬里和内垫摩擦色牢度是指经过染色的鞋里和内垫在使用过程中经受摩擦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衬里和内垫摩擦色牢度差的鞋子在使用过程中,在汗渍环境下经受物理摩擦作用,染料容易脱落和褪色,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易沾污袜子,甚至脱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健康。该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作为鞋材的衬里或内垫在染色时使用了劣质染料、染色后水洗不充分或者后整理不到位等。

  产品选购使用小常识

  1.购买时首先闻一下鞋子的味道,如果刺激性气味很严重时应小心购买,尽量选购一些无气味或气味较淡的鞋子。

  2.选购时首先看包装袋及鞋帮材料,尽量选择标识齐全的商品。其次看鞋子上和包装盒上标注的鞋号和鞋型,认清是否与自己的要求相符,标注模糊不清或未标注的尽量不买。

  3.观察产品的表面形态,色泽、厚度、花纹、绒毛应粗细一致,无裂浆、裂面、涂饰层脱落。鞋帮缝合线和帮底粘合缝无断线、鞋帮缝合线整齐,胶粘帮底结合部位平整无沟坎、无虚缝和开胶。鞋里材料触感细腻、色泽均匀,可能的话,用湿润的白布轻擦鞋里,不掉色为佳。

  4.查看鞋帮缝合线和帮底粘合缝,检查是否有断线、鞋帮缝合线是否整齐,胶粘帮底结合部位是否平整无沟坎、无虚缝和开胶。

  5.用手触摸鞋腔,查看有无不平整、刺手现象。按一按鞋子内部,检查鞋子前掌部位是否太薄,后跟部位是否够软且回弹及时。前掌部位太薄易使人感觉硌脚而影响行走舒适性,后跟部位是行走缓冲吸能的主要部位,应软硬适中,有2至3厘米高,以便有良好的回弹性能。

  6.捏一捏鞋子的后跟部位和前部包头。后跟和前部包头不宜过软,应有一定的硬度。鞋子的后跟部位有足够的硬度才能在行走过程中保护踝关节,防止踝关节受力倾斜而导致意外崴脚、扭伤。鞋子的前部包头,也需要足够的硬度,以防止磕伤、踢伤、砸伤脚趾。

  附件2021年鞋产品及其企业名单.docx


相关附件
相关内容
政府网站找错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