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州市毛针织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 听全文
  • 2023-06-09
  • 来源: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分享到
  • -

(本抽样检验结果及有关数据不得用作商业用途)

  2022年第四季度,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毛针织品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0批次样品,经检验,有5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5296.4-2012以及相关推荐性的产品标准对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洗(或皂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等项目进行了检验。

  不合格项目涉及产品使用说明(标识)及纤维含量。

  主要不合格项目及情况分析

  1. 产品使用说明(标识):

  产品使用说明(标识)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性能的主要窗口,如果标识标注错误或漏标就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影响消费者判断而购买不适用产品。产品使用说明(标识)不合格主要表现为未标注产品名称,耐久性标签未标注产品号型或规格,吊牌与耐久性标签标注的维护方法新旧标准混用且不一致,产品标准编号标注不正确等。产品使用说明(标识)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产品使用说明(标识)问题不够重视;二是生产者不了解服装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的标注要求,导致有意或无意漏标或错标。

  2.纤维含量:

  纤维含量是纺织服装产品所用原料的明示标注,其反映了产品的真实属性。由于消费者在选购纺织服装产品时往往是依据明示纤维含量进行选购,纤维含量标注与实际不符或未明示纤维含量将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国内销售的纺织产品,其纤维含量应符合标准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的要求。纤维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未对采购的原料进行严格把关,部分送检或者根本不送检而随意标注或者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而盲目标注;第二,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不同批次的同款面料只检验其中部分批次,以偏概全,造成标称值与实际检测值不相符;第三,部分企业存在以次充好的行为,用价格低廉的纤维代替价格昂贵、性能优越的纤维而谋取不法利益;此外,企业对纤维含量标注要求不了解,未能按标准要求标注纤维含量,也是造成纤维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附件:2022年毛针织品产品及其企业名单.xls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