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把开展涉企收费整治作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关键抓手、作为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助力,聚焦重点领域,积极主动作为、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保障各类市场主体轻装前行。
一是打通政策红利传导“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落实广州市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水、管道燃气降费政策、规范价格收费检查工作。督促各供水、管道燃气经营企业深入开展自查、严格落实降费措施,切实保障市场主体足额享受各项政策红利。联合供电部门梳理全市大型转供电主体名录表,深入走访专业市场开办方和写字楼、产业园、孵化中心等场所的管理方或产权方,督促各转供电主体严格落实国家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有关降费政策。今年以来立案查处转供电违法案件120宗,实施经济制裁总金额2961万元,其中退还企业电费1800余万元,将政策降价红利等额传导到终端用户。
二是完善口岸收费清单公示制度。开展2021年口岸收费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组织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检查船公司、港口、货代(船代)公司等领域共192家重点单位,对7家未按规定明码标价、未按要求做好收费清单公示的单位予以责令整改。配合主管部门完善口岸经营单位收费清单公示制度,督促各收费主体依法依规公示收费清单目录。组织开展口岸收费检查整治效果“回头看”,进一步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切实防止问题反弹,巩固整治效果。
三是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检查。摸排复核12315、12345系统投诉举报情况,发动个体私营协会向全市小微企业公开征集违规涉企收费线索,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首次将对行业协会商会检查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组织对全市55家行业协会开展监督检查,配合相关主管部门严肃查处通过职业资格认定违规收费、借助行政权力搭车收费,以及将政府部门委托事项的费用转嫁给企业承担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