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首创员工单位“双向选择”

  • 听全文
  • 2024-01-05
  • 来源: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分享到
  • -

  1987年4月,全国第一个劳务集市在广州市越秀区举办,打破了以往僵化的劳动就业体制。这种允许供求双方“双向选择”的劳务集市大受欢迎,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其实,从1983年开始,广州市就在有关企业开展劳动合同制试点工作,劳动合同制试点与劳务集市相互配套,进一步推动劳动就业市场的改革进程。

  36年后的今天,人们到人才市场求职已是平常事。广州不断探索就业服务新模式,相继推出“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等多样化的促就业举措,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老报道

  劳务集市面对面“相睇” 不是求职者也来看热闹

  1987年,时任广州市越秀区劳动局局长的蒋克昌,一手推动了全国首个劳务集市的诞生。今年已88岁的蒋克昌老人回忆说,当时劳动分配都是劳动局根据招工指标发放档案给用工单位挑选,劳动者本身并没有自主选择权。因此很多人到了自己不喜欢的岗位,就没有了工作积极性。蒋克昌认为,工作要符合劳动者本身的意愿,才能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我们提出了双向选择,单位能够选择劳动者,劳动者也可以选择单位。如何实现双向选择?能够面对面交谈的劳务市场就是一种方式。”

  1986年4月,蒋克昌写了一篇名为《关于劳务市场的一些设想》的文章,正式提出举办劳务市场的具体想法。不过直到一年后的1987年4月,第一个劳务市场才办起来。“当时有些人质疑这会搞乱劳动分配制度。我就跟当时的区领导汇报,领导说这是改革开放的好事,能够解放生产力,可以放手去搞。这给了我很大支持。”

  第一个劳务集市在越秀区政协礼堂开张,“那时举办得比较低调,没有邀请领导剪彩,也没有邀请媒体采访。”蒋克昌说,当时有些单位有疑虑,并没有派人参加,只是委托集市张贴招工启事。最后来了80多家单位,提供1000多个职位。

  结果劳务集市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整个集市持续了一个星期,吸引了2000多人进场,很多不是求职的人也来看热闹。媒体也慕名而来,央媒、省市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第一次大获成功,蒋克昌的胆子大了起来。很快他便办起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劳务集市,场地也从礼堂搬到小学操场,不仅本地,外地的劳动者也赶来集市找工作。慢慢地,劳务集市固定在春秋两季进行。再后来,越秀区劳动局又办起职业介绍所,常驻工作人员,用人单位随时可以张贴招工启事,劳动者也随时可以来找工作,实行“天天都是劳务集市”。

  劳务集市的成功,离不开当时广州的劳动合同制改革积累的基础。早在1983年,广州市就已开展劳动合同制试点,到1986年10月全国推行劳动合同制时,广州已有2384家企业5万多名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务市场、劳动合同制、养老保险制度这些改革要相互配套推进。”蒋克昌说,以往劳动者要“跳槽”,如果原单位不放档案,就没办法跳,如果非要走,之前的工龄就没有了。而劳动合同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故事

  “夜市”里办招聘会 就业驿站进村居

  在新时代的广州,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公办还是私营,人们到人才市场求职已是稀松平常事。随着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零工经济等新业态也催生了更多样的就业形态。

  今年夏天,热闹繁华的北京路商圈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招聘会——开在晚上的“招聘夜市”。招聘夜市现场除来了50家优质企业外,还有提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职业技能培训、养老金等社保政策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等咨询摊位,满足求职者多样需求。一家通信运营商在现场招聘“智慧楼宇菁英人才”100人,招聘代表直言,“到人流量这么大的商圈进行招聘,招聘会才开始不久就收到四五个意向登记,而且都是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晚上举办招聘会挺好的,因为白天我还在打散工,晚上才有时间找工作。”在“招聘夜市”找工作的林先生说。

  就在北京路举办首场“招聘夜市”的当天,北京路就业驿站也同步揭牌。驿站推出“早9晚9”运营模式,延长公共就业服务时间至12小时,以求匹配度更高、服务面更广、亲和力更强。

  就业驿站是广州进一步健全完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助力更多劳动者实现就近就地高质量就业的一项探索。驿站深入社区、村居,组建专职就业创业服务队伍,提供求职辅导、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并逐步形成社区站、乡镇站、园区站、银行站等多样化站点集群。

  “我们相继推出了‘就业驿站’‘零工市场’‘招聘夜市’‘就业集市’‘高校就业创业e站’等多样化的促就业举措。”广州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负责人表示,“劳动者在哪里,公共就业服务就到哪里”。如今,全市已建设241家就业驿站,共发布岗位13.93万个,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2.4万人次。建设66家高校就业创业e站,举办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54场;16个零工市场采集并发布灵活用工岗位信息18.91万个,服务求职人数10.57万人次。今年1-10月,全市新增就业28.15万人,就业形势平稳。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州将继续探索推进就业服务模式创新,打造都市就业、社区就业、乡村就业等全方位多样化就业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大事记

  1983年,广州开展劳动合同制试点。

  1987年,全国首个劳务集市在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礼堂举办。

  2006年,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成为广州市委、市政府“惠民66条”措施之一。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实施。广州全面实施《广州市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失业登记办法》,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外来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2009年1月广州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定为首批82个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之一,全面推动创业型城市建设。

  2020年起,广州连续三年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行动。

  2022年,广州在从化区开展“就业驿站”试点工作,将就业服务延伸至村居一线。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