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四季度,广州市共有131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加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监测填报,其中有效填报的机构为1000家[1](含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95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805家),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季度我市登记供需总量为536.15万人次,其中,求职总量268.42万人次,需求总量267.73万人次,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为0.99。比较性换算[2]结果显示,第四季度供需总量环比增长3.53%,同比下降6.58%,其中,求职总量环比、同比分别增长5.71%和0.08%,需求总量环比增长1.52%,同比下降12.16%。综合来看,本季度劳动力供需总量与求职总量持续稳步增长,总体呈现稳中有进均衡向好发展态势。
二、人力资源供给情况
本季度,劳动力供给小幅增长。求职总量承接第三季度高供给态势小幅增长,求职总量低于疫情期间2021年同期劳动力供给水平,但高于疫情期间其余各年同期的劳动力供给水平。持证求职者供给和需求占比均下降,市场需求占比为0.67%,环比下降0.98%,供给占比为3.00%,环比下降0.11%。
三、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本季度,产业用工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用工需求增加,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用工需求呈现恢复态势。产业方面,第一、二、三产业用工需求占比分别为0.35%、31.13%和68.52%,第二产业阶段性强用工需求初显,第三产业高用工需求阶段性弱化。行业方面,行业用工需求占比波动幅度较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关联行业用工需求阶段性走强,服务业及其相关行业用工需求阶段性走弱。企业类型方面,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用工需求强势恢复态势初显,有限责任公司用工需求高占比优势多期持续弱化。
四、趋势研判
一是承接前期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需总量高增长推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需总量依惯性非季节性旺季增长。人力资源市场自主调控提升的常态化变动有望呈现。二是产业、行业用工和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出现差异化,与制造业关联的产业和行业用工需求阶段性较强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用工需求有望阶段性持续。三是重点监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劳动力供需双方对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前景信心稳中增强,企业经营信心明显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双方信心有望进一步提升。
五、思考和建议
一是持续提升我市技能性劳动力储备,增加人力资源市场供给,持续关注专业技术人员对制造业人员的技能替代和供需不匹配问题;二是持续监测当前外商投资用工需求后期发展走向,持续关注政策干预下的外商投资环境改善优化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三是进一步根据劳动力供给质量弱化趋势调整托底就业服务机制,关注政府托底就业服务机制对托底服务趋弱劳动力主体的适应问题。
[1]南方人才市场数据纳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并统计,不单列分析。
[2]2021年及以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195家为基数,2022年以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185为基数,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380家为基数进行机构数一致性处理,调整总量=基数×监测总量/监测机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