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二季度,广州市共有113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监测填报工作,其中有效填报的机构为1000家。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季度我市登记供需总量为383.84万人次,其中,求职总量197.08万人次,需求总量186.76万人次,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为0.95。比较性换算[1]结果显示,第二季度供需总量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3.14%和9.31%,其中,求职总量环比、同比分别下降2.34%和14.82%,需求总量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20.26%和4.31%,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值环比下降0.28,同比增长0.14。综合来看,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需动能放缓,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益性兜底服务优势显现,在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持续释放背景下,人力资源市场总体长期均衡发展态势不变。
二、人力资源供给情况
本季度,劳动力求职总量下降,劳动力供给高学历化和年轻化结构持续优化,青年就业态势向好。本科及以上高学历求职者和25岁以下的求职者占比环比增长。技能职称持有者占比增长,持证求职者需求和供给占比差距缩小。新失业成长青年在求职人员中占比环比下降。
三、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本季度,我市行业用工需求结构持续优化,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用工需求增势向好,新业态用工需求增长明显。产业方面,第二产业用工需求环比走强,第三产业用工需求环比走强。行业方面,行业用工需求结构较稳定,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深度融合持续,生活服务行业强用工需求持续。
四、趋势研判
一是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需求动能放缓,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业聚合力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质效逐步提升并有望持续。二是行业用工和用人单位用工需求持续优化,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用工需求增势向好,其他新业态用人单位劳动力吸纳能力走强并有望持续。三是劳动力供需双方对人力资源市场稳定向好发展态势认同度较高,企业经营的人力资本压力有望持续缓解。
五、思考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与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服务业深度融合,保障服务业赋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支撑;二是新业态企业劳动力阶段性强需求再现,关注新业态用工需求变化态势以及新业态用工方面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三是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健全就业支撑体系,在提升就业质量的同时缓解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就业压力成本。
[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185为基数,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380家为基数进行机构数一致性处理,调整总量=基数×监测总量/监测机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