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2016年定为“食品安全年”,实施“明厨亮灶”是推动广州市食品安全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先行先试,打造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广州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在2013年至2015年实施的“食得放心”工程中,率先在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实施视频式“明厨亮灶”,2014年更将该项工作列为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逐月督办工作进度。广州市通过政策、经费“两个保障”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行,至2015年底,全市3117余间学校食堂基本实现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起到延伸监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全方位打造学校食堂“阳光厨房”的城市。
二、多措并举,结合实际扩大实施范围。去年下半年以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认真研究、周密部署,采取深入座谈、现场示范、督导落实、主动报告等措施,将“明厨亮灶”建设和实施范围扩大到社会餐饮服务单位。一是召开全市“明厨亮灶”现场会,会上全市餐饮服务监管部门代表交流了建设经验,现场观摩美食广场“明厨亮灶”的实施情况,解疑释难,取长补短;二是紧密结合日常工作,执法人员紧密与许可审批、日常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和示范创建工作相结合,指导各类餐饮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视频式、玻璃式、开放式相结合的“明厨亮灶”;三是加强宣传,一方面充分利用海报、日常监督检查等机会给经营业户培训宣传“明厨亮灶”,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引导餐饮服务从业者规范、诚信经营,另一方面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引导,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四是加强应用,监管部门定期对接入监管部门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网上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给学校负责人,要求立即整改,“电子天眼”发挥了延伸监管手段的作用;社会餐饮通过“明厨亮灶”,将食品加工、制作等关键操作过程展示出来,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发挥了“社会共治”的作用。
三、积极推进,“明厨亮灶”实施取得初步成效。我市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根据餐饮业态的实际状况,采用监管部门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手段,积极推进,截至2016年8月底,全市有超过2.9万餐饮服务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覆盖全市餐饮服务单位过半,位居全省前列。“明厨亮灶”使“厨房重地”透明化,将后厨操作全程“秀”出来,既督促餐饮企业升级改造,又使食品安全监督多了一双雪亮的“眼睛”。打造“看得见的厨房”,守护市民“舌尖安全”,实施社会共治,“明厨亮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