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在司法部、省司法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围绕亚运安保这项核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创建平安亚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
第一,全力以赴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 “四调对接”工作新机制,先后与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卫生局、市城管委等10个单位建立相互衔接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亚运安保环穗护城河建设,与佛山市司法局建立共同预防化解广佛周边地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动机制。在全市建立了126个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和280家企业调委会。开展了“迎亚运、保平安”、维护校园周边安全、平安亚运百日大会战等全市性矛盾纠纷大排查和专项排查调处行动,排查出历年累积的重大群体性纠纷340多宗,全部落实了包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排查出重大纠纷隐患200多件,成功化解190多起。成立了13支突发性重大纠纷调处机动队,在比赛场馆相对集中的4个区成立了服务亚运调解工作室,挑选了10名精通多种外语的律师担任特约调解员,专门调解涉外矛盾纠纷。今年以来,成功攻坚调处了一批重大群体性纠纷和涉亚纠纷,有力维护了亚运期间社会和谐稳定,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第二,全力以赴维护场所安全稳定。为确保各场所实现持续安全稳定,我们积极筑牢五张网:积极构筑疾病防控网,进一步健全疾病预防“三级”预警机制,与周边医院建立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并率先在全国对在所人员进行全员体检,及时清理一批危重病残人员,降低了发生死亡事件的风险;积极构筑应急联动网,各场所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街道建立联动互助机制,共同应对场所突发事件。开展了全市劳教场所“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各所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充实警戒装备和应急物资,场所整体应急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构筑视频监控网,通过市财政投入5000万元经费,加上自筹资金共6000万元,开展场所信息化建设,目前7个场所的内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部完工,亚运前已投入使用,取得良好成效。积极构筑教育转化网。建立健全强戒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以“九训”为主要内容的戒毒脱瘾教育,创新推出了“六项四期十步”的脱瘾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强戒人员的脱瘾效果,逐步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强戒人员收治模式。积极构筑安全督察网,通过采取明察暗访方式,对场所开展了多次拉网式、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并抽调专人成立全脱产的亚运安保日常督导小组,对场所安全进行定期督查和重大节假日重点督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了多个安全隐患。广州市监狱筹建工作有序推进,市政府同意广州市监狱立项,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4亿元,收押规模为5000人。截止11月27日,全市劳教(强戒)所收容总量为13154人,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第三,全力以赴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加强与监所、公安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的衔接,对新回归的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实现无缝对接。开展集中排查活动,全面掌握全市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对危险性大的重点人员,争取纳入街镇重点防控体系,严格执行各项管控帮教措施。制定了《广州市社区服刑人员异地委托管理暂行办法》,有效防止人户分离人员脱管漏管。在全市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按应收尽收原则全面接收社区服刑人员。推动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建市、区(县级市)、司法所三级社区矫正社工网络,并学习借鉴香港经验,设立了非营利社区矫正社会团体——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做好重点人员关爱帮扶,妥善解决了200多名“三无”刑释解教人员的救助安置。加大亚运会期间管控力度,对排查出的906名重点刑释解教人员和278名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建立了5至7人的管控帮教小组,采取“多包一”、“人盯人”等办法,实行全天候管控。截止今年11月,全市接收在册的刑释解教人员共10208人,安置率达97%,帮教率达99%,重新犯罪率为0.1%、脱管率为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止10月底,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164人,在册1614人,今年新接收1456人,没有脱管漏管人员。
第四,全力以赴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积极为亚运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组建亚运会律师顾问团、亚运律师志愿服务团、亚运律师公益服务团,为亚组委和有关部门提供赛事运行、市场开发、信息技术、宣传推广、产权保护等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亚组委常年法律顾问广信律师所和两家协议律师所,累计为亚组委提供综合法律服务时间超过4000小时;建立了公证服务亚运绿色通道,为亚运门票销售、奖牌设计评选、新电视塔南广场拆迁安置等亚运筹备、亚运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整治工程提供便捷优质的公证服务;组建了“平安亚运”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案件义诊等活动。与佛山市司法局签订了《广佛同城化律师行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维护广佛地区社会稳定。积极加强律师队伍维稳大局教育,严格落实对律师代理群体性敏感案件的备案和监督指导,组织律师参与热点难点纠纷的调处和信访案件复核复查。加强对群体上访、农民工讨薪等群体性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不再审查受援条件,实行零推诿受理、零积压解决。
第五,全力以赴营造和谐法治环境。积极开展迎亚运专题普法活动,开展了加强校园安保法制宣传教育、法治新闻和动漫、漫画作品评选、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等专题普法活动。深入开展《劳动合同法》、《信访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扩大法制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制作了全新普法电视节目《日日睇法》在广州电视台播出。深入开展“迎亚运,保平安”集中攻坚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派发中英文对照的法制宣传资料800万册;充分利用CCTV传媒、珠江城市电视、珠江频道号游轮、广州广播电视台及5000多个法制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开展亚运安保法治公益广告宣传。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在全市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为亚残运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扎实做好全市迎接全国、省“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了省“五五”普法检查验收组的考核,得到梁伟发、陈伟雄等检查组领导的高度评价;我市开展法治城市创建的经验被法制日报予以专版报道。
第六,全力以赴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执行力。抓好劳教干警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对全体劳教干警进行全员技能训练和执法培训,劳教干警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加强对律师队伍的维稳大局教育。狠抓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执行力建设,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保亚运安全、创优异成绩”、“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暨“深化服务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机关作风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