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工商局2012年工作总结

  • 听全文
  • 2013-02-06
  • 来源:市工商局
  • 311

  2012年,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广州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相关部门和各区、县级市的大力支持下,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恪守打造公共服务型市场监管执法机关,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的从业理念,围绕“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引领,坚持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在市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四部门落实201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情况的满意度测评中,市工商局排名第一。在全市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考评中,市工商局获一等奖。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服务经济企稳回升作出新贡献

  (一)市场准入环境持续改善。坚持“增加总量、扩大规模、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十六字方针,积极做好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结合工商总局《关于支持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见》,下大力气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调研和探索工作,形成改革初步方案,在市政府层面建立起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推进电子化网上登记年检改革,外资网上登记率达到六成以上,内资、外资网上年检率为100%。根据市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部署,积极清理行政审批、备案事项,进一步明晰审批责权。增城分局新获外资企业登记管理授权。

  (二)市场主体保持稳定增长。办理国有企业改制登记20家,组建一批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累计登记跨国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64户,涉及注册资本13.54亿美元。支持120家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涉及注册资本5500万元。为221户困难企业延长出资期限。办理股权出资4.18亿元,股权出质内资36.81亿元、外资5.47亿美元,担保合同内资81.81亿元、外资2.6亿美元,办理全市首例债权转股权增资登记。全市共有市场主体988525户,比2011年底增长3.11%,在全省排第一。其中内资企业36565户,外资企业(含分支机构)18020户,私营企业259928户,个体工商户67335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57户。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市市场主体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原省委书记汪洋在我局上报省工商局的《2012年一季度广州市新登记外资企业规模大幅增长》的政务信息上批示:“请媒体采访报道。”

  (三)实施品牌战略效果显著。全市商标注册量达25.1万件,居全国副省级市和计划单列市首位。14件商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市驰名商标总数增至79件,较2011年底增长22%。拥有广东省著名商标370件,广州市著名商标728件。顺利通过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考核。3568家企业和199家个体工商户获2011年度广州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

  二、开展“三打两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展现新水平

  (一)以“三打”为主线的监管执法工作切实加强。根据省、市关于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的部署,围绕食品、民生、高危、重害等领域,推行驻点巡查执法、交叉突击执法、夜间和双休日执法、职能部门联合执法,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发起一系列严打快打真打攻势。累计出动32.4万人次,立案12124宗,案值19.88亿元,移送公安部门案件692宗。其中,欺行霸市案件3610宗,占全市10%;制假售假(包括商标侵权)案件7809宗,占全市30%,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672个;排查商业贿赂线索433宗,占全市29%,立案查处156宗,占全市12%。在“三打”行动中牵头组织全市清理整治无证照经营行动,核查出租屋内无证照经营线索18583条,取缔7238户,引导办照5246户。查办的“三打”案件数和大要案件数,在全省工商系统排名第一,凸显了广州作为全省“三打”主战场的地位。一年来,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84宗、贩私案件111宗。监测媒介广告126.33万条次、网络广告11291条次,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29宗。取缔传销窝点5个,教育遣散348人。积极参与创文迎国家复检工作,6个分局、29名个人获市的表彰。全年共查结经济违法案件1.54万宗,比2011年底上升16.4%,案值5.4亿元,罚没入库1.65亿元。

  (二)群众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投入食品检测经费5585万元,检测食品18.93万批次,抽检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查处食品案件2448宗,罚没1112万元。取缔私屠滥宰窝点690个,查扣牲畜904头、私宰肉113.1吨,移送司法机关追究42名违法分子的刑事责任。全市“放心肉”日上市量超过18000头,中心城区超过8200头。全年未发生一起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检测流通领域商品1954款,发现内在质量不合格商品285款。开通12315话务电信分理平台,12315热线日均接通率升至99%,受理咨询、申(投)诉及举报31万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552.63万元。公布侵害消费者权益的10个行业的“霸王条款”,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三)“两建”工作开局良好。认真履行市委、市政府赋予的牵头协调“两建”和承办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职责,推动成立市“两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两个统筹协调机构,制定“两建”工作方案,有序推动各项建设任务。按照“一区三行业”的试点思路,在海珠区开展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开展食品、农资、建筑装饰材料行业试点工作,积累了全面铺开“两建”的经验。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行政效能取得新进展

  我局将法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针对实施行政强制法和新修订的广东省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条例、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股份合作制条例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及时出台指导意见,提高全系统依法行政水平。开通“广州工商”官方微博,进一步丰富政务公开手段。抓好窗口建设,市局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满意率”和“很满意率”保持100%。开展新型城市化发展学习考察调研活动,组织学习“1+15”政策文件。全面开展分局局长面向辖区群众公开述职述廉活动,完成“沟通无界限、行风大家谈”节目上线。“夯实基层基础,服务区域发展——广州工商局以‘三个一’为抓手创先争优”的经验做法被中央创先争优网刊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7506845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