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度工作总结

  • 听全文
  • 2014-05-14
  • 来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 分享到
  • -

  2012年,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局、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全面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为指引,按照“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完善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求真务实”的监管理念,认真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严格规范监管工作,深入开展“三打两建”专项工作,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扎实推进,并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研究制定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和建设“食得放心”城市3年规划,积极谋划广州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

  (一)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在经过深入调研、撰写,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以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广州市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正式颁布实施。该规划包括“十一五”期间药品安全基本状况、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发展环境、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和保障措施等六大方面的内容。该规划全面厘清我市药品安全监管形势,明确了指导思想、把握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突出重点任务,为未来我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研究制定广州建设“食得放心”城市3年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根据市领导的指示精神,我局积极会同其他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共同研究,起草制定了《广州市建设“食得放心”城市工作方案》,即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食品检验监测、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主要食用农产品全流程信息化溯源监管3个平台,完善我市食品供应保障和食品安全监管、风险监测、责任、标准、制度、行政执法、社会监督等8大体系,按照世界先进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要求,以世界眼光谋划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和发展战略,实现食品安全全流程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保障满意度不断提升,促进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真正实现“食在广州、食得放心、食出特色”的目标。

  二、深入推进食品药品“三打两建”专项工作,我市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在“三打”行动中,食品药品打假是重头戏、头等工程,广州是全省食品药品打假的主战场,我局负责牵头开展全市 “三品一械”及日化用品打假、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打假两个专项行动。自“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局、省局的大力指导下,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按照“全系统一盘棋”的思路,迅速发起“严打、快打、真打”攻势,以打促建、打建结合、打扶并举、提升服务,据统计,2012年在“三打”专项行动中,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计出动执法人员21万人次,检查单位10万间次。立案4544宗,查处大案要案406宗,捣毁窝点746个。“三打”专项工作取得显著工作成效,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有效促进了我市食品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稳步推进市场监管体系与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

  三、不断强化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效能和科学监管水平

  (一)加强检验监测工作,不断提高我市食品药品技术服务水平。市药品检验所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和扩项评审,扩项150项,总检测能力达到778项,检测能力增长了22.7%;顺利通过了国家局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遴选现场核查,取得承担国家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和复核检验资质。

  (二)强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水平。我市药品质量安全评价及安全应急决策指挥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建立了广州市药品安全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初步构建我市药品质量安全评价系统,为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也为今后深化广佛肇一体化项目总体涉及和建设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快推进餐饮服务许可及日常监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推广餐饮服务单位厨房视频监控工作,提高餐饮服务监管工作效能;全面推进医疗器械电子监管,实现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实施电子监管,提高我市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推行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全面、实时、全程电子监控,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三)以“创文”和“巩卫”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市食品药品监管整体工作水平。认真总结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食品药品安全专项工作经验,查漏补缺,重点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整改工作。继续牵头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县级市)政府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集贸市场的检查整治,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和宣传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三品一械”违法行为,健全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组织开展打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及通过寄递等渠道销售假药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净化食品医药市场环境,进一步巩固“创文”成果。

  四、全面贯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惠民工程,不断提高监管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市食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一)加快推进《广州市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办法》立法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废弃食用油脂的产生、回收、处置及其监督管理,被市政府正式列入《广州市2012年度政府规章制定计划》。在《办法》起草过程中,我局多次召集或主动上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通过门户网站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并主动联系媒体发布征求意见的报道,在充分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在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经多次修改制定了《办法(送审稿)》。目前,该《办法》立法工作正按计划推进中。

  (二)加快推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为建设广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单位的辐射作用,增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已超额完成原定790间的任务,我市有省级示范单位96间,市级示范单位530间,区级示范单位516间还有一大批区级示范单位已经或者即将获得授牌。在越秀区、天河区等中心区域打造“阳光厨房”,将厨房等生产场所监控视频传送到餐厅主动接受消费者监督;在白云、海珠、番禺等区试点推行厨房、仓库等核心区域24小时连续监控等,有效推动餐饮单位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便民服务,进一步促进我市食品医药产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技能鉴定、培训教育和审评认证工作;深入开展实施新版GMP对医药产业影响的调研,争取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为破解新版GMP实施的难题做好监管服务;组织相关企业参加“新广州、新商机”天津和乌鲁木齐推介会,为我市医药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认真做好口岸药品备案服务工作。

  五、快速妥善处置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进一步提高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我局不断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知识培训,提高监管系统人员整体素质,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上半年,媒体曝光胶囊铬超标问题后,我局立即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有效工作方案,组织全市系统人力开展对问题药品的查控工作。同时,根据事态的严重性,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早介入,开展以空心胶囊及明胶为辅料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原辅料使用情况自查,及时查处保健食品问题胶囊,保障公众安全。

  六、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学习考察调研工作,积极探索食品药品监管新模式

  (一)紧扣主题,突出特色,周密部署调研工作。紧扣“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主题,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事关全局发展的“重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制约单位发展的“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市场监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机构改革后职能转变、加大执法办案力度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并结合实际,进行反复研究,确定调研提纲。

  (二)精心选题,深入基层,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积极开门纳谏,广泛听取基层的意见,把重实践、查实情、求实效贯穿于调研活动的始终,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实际学习、考察和调研活动中,我局着力在解决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影响和制约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完成《广州市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和预警机制的可行性建议》、《关于实施新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我市生物医药企业优化升级所造成的影响的情况报告》等多个调研报告。

  七、不断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深入推进我市医改工作

  为提高我市基本药物质量水平,我局认真做好《广州市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管理实施意见》的监督实施,结合“三打”专项行动和国家局部署的药品生产经营集中整治行动,积极开展基本药物生产专项整治。一是深入开展基本药物处方工艺核查。对拟重新恢复生产或新上市基药品种的处方工艺核查。同时,重点加强了对上年度未通过我市基药核查品种的停产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并规范企业按要求重新申报,进一步巩固基本药物处方工艺核查工作成效;二是建立基本药物中标情况和生产成本报备制度。我局高度关注辖区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品种省内、外中标价格与生产成本的关系,建立起半年一报的辖区基本药物中标情况与生产成本报备制度,同步开展风险评估,排查质量安全隐患。三是实施基本药物供货药品样品备案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实施基本药物供货药品样品备案工作,即要求生产广东省中标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的广州市药品生产企业、向广州采购机构配送广东省以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广东省中标基本药物品种的广州市药品配送企业,应将首批中标供货药品样品目录清单和供货药品样品实物向我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备;四是加强快筛快检技术的科研创新。为更好利用快筛快检这把利剑,加强基本药物监管,我局针对国家近红外药品模型库不够完善、通用模型不能完全满足地方打假需要等情况,自主研发了“头孢呋辛脂片”、“伊泰青”等近红外检测模型,均已使用在打假一线。

  八、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局紧紧围绕我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和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坚持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能够推进工作的原则,认真做好食品药品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创新新闻宣传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正确引导舆论水平,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报道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努力增强宣传效果,为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社会舆论支持。

  一方面,着力加强新闻宣传。在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广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广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和“三打两建”工作成效,定期公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组织参加新闻发布会,接受新闻媒体专访。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广东电视台《南粤风采》、广州电视台《府前直通车》等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另一方面,大力抓好社会宣传。分别在越秀区美博城、白云区百信广场、荔湾区清平中药材市场、国览医疗器械城等举办“三打两建”在行动大型专业市场系列宣传活动,开办“三打两建”工作暨科普宣传展览,开展公众问卷调查,组织公众“食品药品安全体验日”活动,创建“幸福药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和公益服务品牌等,既向公众普及饮食用药基本常识,又积极宣传 “三打”各项工作,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食品药品安全。

  九、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基层组织和机关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抓机关党建工作合力;二是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执行力为载体,队伍作风建设取得新进展。扎实开展“基层评议机关”活动,认真开展作风建设自查自纠活动,不断改进机关作风;三是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为目标,干部管理工作有了新举措。从制度建设入手,通过加快职位轮转、疏通上升渠道等方式,为干部的成长换取更大的空间,积极为干部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四是以规范管理提高素质为主线,队伍和人才工作有了新突破。通过公招、选调、接收军转干部及随军家属等方式,积极引进各种人才。五是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有了新局面。深化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积极运用廉政风险排查系统,加强对重大节日及重点对象的反商业贿赂教育。认真实行“一岗双责”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关口前移;六是以先进的食品药监文化为引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有了新提高。组织开展首届全市系统职工运动会、迎春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有力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活力,营造了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为监管工作的正常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扎实推进“双到”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