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13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实现交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市陆、海、空交通生产指标稳步增长。全社会旅客运输共完成客运量88863.58万人次,货物运输完成货运量89252.56万吨;全市公交客运量约56.33亿人次。
(二)全面兑现民生实事承诺。提前完成12条新水巴航线优化开行,新开50条公交线路和投放500台公交运力、1500台出租车运力、新建50公里公交专用道等惠民便民交通任务。广州BRT荣获BRT系统金牌标准,成为亚洲唯一获此奖项的BRT系统。我市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
(三)抓好重大交通项目落实。积极协调深广中通道项目方案优化。落实省市高速总路项目督导,加快推进11项高速公路项目(总里程745公里,广州境内383公里)。实现凤凰山隧道工程先行段于8月开工,提前完成了市政府下达工作目标。北三环二期项目已按计划在年底实现先行动工建设。广州南站汽车客运站一期工程和广州南客运站公交站(二期)、白云新城萧岗公交站已建成启用,按计划推进了西朗、中山八路公交枢纽项目的前期报建。
(四)重大交通运输保障组织到位。做好2013年春运等重大运输组织和京广线因水灾中断运行应急处置工作。
(五)加强城市交通科学治理。向社会公布了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完成25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创新试行了人民桥潮汐可变车道,明显改善交通状况。城市道路全天平均车速为25.7km/h(内环路以内区域)、30.8 km/h(环城高速以内区域),实现早晚高峰干道25km/h以上平均车速的控制目标。
(六)坚持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交通,加快交通现代化建设。“行讯通”累计已实现16大项交通信息服务功能,用户量超过120万,受到市民普遍欢迎;建成城市道路运行分析系统,覆盖全市1154条主次干道,并形成广州市城市道路运行状态评价的地方技术标准。在20家重点物流企业和100多家中小物流企业推广应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初步建成广州交通数据枢纽一期工程。
(七)加快低碳交通系统建设。在全面落实示范应用LPG清洁能源公交车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公共交通车用新能源应用的升级工作。我委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集体”。
(八)严格整治交通运输违法违章行为。全市交通执法机构共立案查处各类道路运输违章10408宗,其中非法营运1572宗;协助公安机关拘留涉及道路运输违法人员189人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7631辆,卸载货物18.7万吨。
(九)突出交通特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的部署,全委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动作,结合交通实际开展自选动作,组织实施了“转作风、促民生”十大主题实践活动等。
二、2014年主要工作设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完善与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枢纽城市相适应的开放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低碳交通、智慧交通、幸福交通”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重点促进公共交通发展。新增公交线路25条;新增公交车辆500台。新增约50公里公交专用道。继续完善水上巴士服务。推进2个公交站场建设;新建公交候车亭100座,总数达4850座。
(二)加强对城市交通科学管理。利用停车收费价格杠杆优化城区交通。推进实施15个以上交通拥堵点治理项目。
(三)加快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强化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组织编制《2014年广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和公交站场规划建设布局的“四年行动”方案。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协调督导,推进大广高速、广明高速、凤凰山隧道工程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四)推动智慧交通建设。完成175个社会治安与城市管理智能化视频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点的建设。实现到2014年底“行讯通”出行服务信息系统用户数达到180万。实现电子客票自助取票和售票服务覆盖市区16个客运站。
(五)继续推进低碳交通建设。重点督导淘汰7000台营运黄标车,继续做好公交车使用LNG(液化天然气)等推广应用工作。
(六)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完成黄埔现代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实现天源路广州长运仓储及交通设施项目投入运营;编制城市物流配送发展规划及推进实施物流配送试点。
(七)加强道路精细化管理。编制实施城市道路车行道占用挖掘年度计划。加强和完善道路路政巡查监管工作机制。进行国省道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加强市属高快速路出入口及红线范围、服务站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八)做好2014年春运和重大节假日、重大商贸文化活动等重大运输保障。
(九)加强交通综合管理。加强交委系统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坚持开展非法营运综合治理,完善治理超限超载长效机制。
(十)抓好交通行业综合管理。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开展非法营运综合治理,完善治理超限超载长效机制。推进廉洁广州交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