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委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

  • 听全文
  • 2015-04-22
  •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 分享到
  • -
 

    201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4年,市交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

2014年,我市交通经济运行平稳,主要生产指标稳步增长。今年全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5478.03万人次,同比增长了4.4%;货邮吞吐量145.40万吨,同比增长了10.6%;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0036万吨,同比增长5.9%;集装箱吞吐量1661TEU, 同比增长7.1%,其中南沙港区完成1096TEU, 同比增长7.1%2014年全市公路客运量达7.9亿人次,同比增长11.12%,公路货运量达6.6亿吨,同比增长11.66%

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兑现承诺,提前半年完成新开100条公交线路、投放1000台公交运力和新建50公里公交专用道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部署,市交委加大改善市民公交出行力度,经过多方听取意见和认真细致调研,将新开行线路由原计划25条增加到100条,公交运力投放规模由500台增加到1000台。提前半年分两批开通了100条公交线路,并同步完成新增1000台公交运力投放工作。新开通的100条线路覆盖全市11个行政区近200平方公里范围,预计每天将惠及市民出行约150多万人次;市区与地铁衔接的公交线路比例也由2013年的60%提升到70%。此外,新增50公里公交专用道于201471日正式开通运营,我市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370公里,进一步完善三环四通道公交专用道网络。完成了102座公交候车亭建设任务,使全市公交候车亭总数达4861座。

(二)强化督导,加快大广高速粤境段等一批高速公路建设进度

紧密围绕省、市政府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要求,市交委强化了高速公路建设督导工作。在市有关部门和区政府及建设单位的共同推进下,全市高速公路建设累计完成年度投资86.3亿元,占年度计划70亿元的123.3%。计划开工的花莞高速已于2014821日先行动工;计划完工的广乐高速已于2014927日建成通车,肇花高速已于20141231日建成通车。其他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均按计划推进,重点督导沿线各区政府按计划抓紧开展征地拆迁和用地报批工作。同时,组织推进了机场第二高速通道项目、广河高速增设福山兴丰双立交项目、东新高速新增第四资源热电厂出入口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创新管理,稳步推进约租车试点筹备工作

按照先外围区,后中心区的思路,市交委分步开展20144000辆出租车投放工作。一方面针对外围区居民出行需求,在番禺、南沙、花都、增城、黄埔等区投放了1050辆区域专营出租车,另一方面创新出租车服务形式,从解决结构性打的难和维护行业稳定等多个角度出发,试点投放了2950辆约租车运力。目前4000辆出租车正在分批投入运营。同时,为做好约租车规范运营和制度保障,市交委通过合理规划约租车营运方式、车辆司机准入、经营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监管机制等运营体系,配套制定了《约租车行业经营服务规范》,为约租车运力规范运营奠定基础。

(四)以人为本,圆满完成2014年春运等重大节假日旅客运输保障工作

市交委顺利完成2014年春运旅客运输组织任务。春运40天,广州地区共发送旅客2866.02万人次,同比增长1.84%。此外,2014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和国庆假期广州地区共发送旅客1650.4万人次,同比增长6.5%。特别是春运期间市交委利用移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火车站、客运站等重点旅客输运站场人群数量的实时监控,为旅客候乘秩序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国庆期间,市交委成立指挥协调机构,研判假期旅客出行特点,科学分析客流规律,制定综合化车流疏导方案,采取多样化旅客分流措施,保障广州市出行基本畅通。节假日期间,全市旅客运输组织秩序良好,旅客疏运及时;各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收费站基本顺畅。

(五)落实责任,保持交通行业安全稳定良好态势。

2014年,组织交通行业各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季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和实施安全生产约谈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月等教育培训宣传工作,开展交通系统六打六治整治行动。开展安保防范重点目标和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完成交通系统73支共2677人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情况摸查备案;制定实施《广州市交通系统加强防恐和恶性治安案件防范工作方案和指引(试行)》,明确7类重点目标的保安、安检、视频监控等人防、物防、技防规范,全面加强与属地公安部门的协调联动,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妥善处置。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季和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综合应急演练等专项活动,多次圆满完成市政府应急运输保障任务。组织做好“7.15”纵火案善后有关工作。

(六)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配送项目。长运冷库物流配送项目和黄埔现代物流项目一期工程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状元谷城市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和石井公共仓储中心已建成投产;开展城市物流配送第二批试点企业和试点车辆的筛选工作,共选取试点企业5家,试点车辆340台;已筛选和培育专业城市物流配送企业10家,组建专业城市物流配送试点车辆454台完成城市物流配送平台二期功能开发工作,我市454台城市物流配送试点车辆全部接入该系统,并对以上车辆实现了全天24小时无间断的信息监控。坚持支持快递业发展,积极研究推进促进广州快递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创新保障机制实现双十一快件业务平稳运行。

(七)深化研究,编制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建设管理工作方案

市交委共编制《广州市2014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广州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年报》、《全市公交站场规划建设布局四年行动方案》、《2014-2016年广州市出租车运力需求研究》、《2014-2016年出租汽车运力指标投放计划工作方案》、《广州与周边城市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推进工作计划》等一批重大交通建设管理工作方案或规划。按期完成2014年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计划编制工作,并对外公布实施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对约70个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交通规划研究及交通影响评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八)科技支撑,不断提升交通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完成2014年公交专用道电子警察和视频监控系统中20个电子警察、20个道路监控点和25个站台监控点的建设工作,通过验收后已正式启用;提前完成社会治安与城市智能化视频系统 350个高清视频监控点的点位的建设;加大行讯通宣传推广力度,新增交通指数、邮政快递、年票网点查询、水巴信息模糊查询等功能,行讯通被评为全国交通十佳交通出行服务手机软件,总用户已超过300万;推出微信版行讯通实现“微公交”功能,提供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公交信息交互服务;建成水巴监控智能调度中心并投入营运,实现对水上巴士智能调度、码头视频监控及客流采集系统的全覆盖;公路客运电子客票服务已覆盖全市17家客运站场,实现了5种购票渠道,服务站点达到3002014年全年电子客票1,510,773张,同比增长132.52%;完成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的正式验收并上线运行。

(九)低碳引领,坚持推进交通节能减排治理工作

市交委印发了《2014年广州市交通行业发展低碳交通工作方案》。在推进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工作方面,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推进4946台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86台、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1106台、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1684台、液化天然气(LNG)公交车2070台,目前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约占公交车总数的45%2014年全市共淘汰营运黄标车16341辆,占年度指标任务的233.4%。继续完善节能环保水上巴士服务系统,完成了年度水巴建造工作任务,23艘新建水巴已于8月底全部交付使用。

(十)依法查处,坚持整治交通运输违法违章行为

2014年,全市交通综合执法部门共查处各类道路运输违章19638宗,其中,查处非法营运5068宗,含克隆出租车608宗,同比增长102%;共协调司法机关对237名非法拉客、伪造服务资格证和暴力抗法人员进行司法追究;通过创新执法手段,在虎门大桥开展双向24小时治超执法,进一步加大全市治超执法力度,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约1.2万辆,卸载货物约12.8万吨。全年共巡查城市道路、公路98.261万公里,巡查率达133%;发现案件数10465宗;已处理10465宗,案件处理率为100%

(十一)筑牢防线,加强交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2014年,市交委围绕建设廉洁交通的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多方面的进展。积极推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两个责任”示范点创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得到有效落实;积极推进市交委权力清单和岗位能力清单梳理工作;通过开展"检查式调研"强化监督检查,狠抓公交车辆及零配件采购,以及经营性物业出租管理等重点领域的规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效降低了廉政风险;强化执纪监督,市交委系统党风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积极推进市交委公共服务廉洁化工作,十件实事已全部完成。

(十二)统筹兼顾,抓好年度其他重点工作落实

继续抓好中小客车总量调控和交通拥堵治理改善工作。顺利完成12期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工作,共配置各类指标22.6万个;按计划完成17个交通拥堵点治理改善;做好年票制通行费收缴工作;全面开展危运企业经营资质复查,创新实施危运企业三级预警管理,推进危运行业信息化监管;印发了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相关工作方案;深化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强制维护工作信息化监管,实现对维修过程及配件使用的个案追溯;创新驾培行业质量信誉考评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公交企业增收节支等措施,努力提升公交司机收入水平。引导市民合理选择交通出行方式;抓好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整治、编码及P牌设置规范管理工作,创新实施P牌二维码扫描防伪功能,实现全市包括中心城区211条路段、6426个咪表泊位在内的所有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编码管理的信息公开目标,方便市民进行实时查询,增强监督管理的效果。推进交通行业创文明、行业立法;坚持抓好交通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大力推进交通战备现代化建设和交通战备地方性配套法规建设,圆满完成了国家工信部和广东省政府赋予的北斗导航卫星车载终端试点、广东省国防动员委员会赋予的后勤动员及战备建设试点、部队年度演习交通保障等重大任务。

二、2015年主要工作计划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要指导,围绕省、市工作部署,认真履行市交委三定职责,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扬团队精神,强化大数据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品格,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交通管理经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用心干事,努力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交通服务体系。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创新出租车行业管理继续推进2950台约租车服务试点运营工作;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研究推进2015年新增出租车运力工作,进一步缓解市民高峰期打的难问题。

(二)重大节假日运输保障。组织实施2015年春运和其它重大节假日、重大商贸文化活动疏运和道路保畅通工作,保障安全有序。

(三)高速公路建设督导。按照省、市高速公路建设督导要求,加快推进大广、广明、虎门二桥、广清扩建、花莞、北三环二期、凤凰山隧道等一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任务;推进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广河高速新增福山兴丰立交项目的有关前期工作,争取获得省有关部门的核准。

(四)低碳交通建设。推进落实1100台清洁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任务;组织制定2015年广州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督导各区(县级市)交通局等重点单位落实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五)公交设施建设。重点建设西朗公交枢纽站,力争开工建设中山八路公交枢纽站,新建公交候车亭100座。推进2015年完成新增50公里公交专用道的建设。

(六)交通信息化建设。推进大数据管理在交通行业深化应用,推广行讯通微公交等市民出行信息服务。积极推进公交客流视频采集等新技术手段在交通行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应用。加强道路巡查监管和相关执法工作。

(七)维修及驾培行业管理。贯彻实施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通过贯彻实施新国标,建设驾培行业诚信体系,强化质量信誉考评和信息发布等措施,进一步推动驾培行业规范管理。

(八)停车场行业管理。牵头组织编制全市停车场发展规划,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路内停车管理,结合新修订《广州市停车场管理办法》调整行业监管模式进一步推进停车场行业规范经营管理。

(九)危险品运输管理。推进危运信息化配载管理新系统推广应用,强化危运源头安全管理,落实危运企业经营资质三级预警管理和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工作。

(十)车辆调控与拥堵点治理。继续做好中小客车指标配置工作;继续实施年度交通拥堵点改善。

(十一)交通规划编制。重点推进十三五交通规划编制;推进广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

(十二)严格路政管理。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计划,最大限度降低对道路交通运行的影响。

(十三)打击非法营运。推进交通综合执法重点区域常态监管,提升打击非法营运的效率。

(十四)治理超限超载。重点抓好虎门大桥、丫髻沙大桥等重点桥梁治超工作,维护道路桥梁运行安全。

(十五)道路养护组织做好广州市公路迎接十二五国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十六)发展现代物流业。编制实施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冷链物流重点项目建设。

(十七)交通安全生产。落实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完善交通行业应急安保反恐工作机制。

(十八)提升员工荣誉感。坚持组织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推进公交博物馆立项和建设工作。

(十九)党建和廉政建设。 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示范点创建工作;以强化两个责任为核心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广州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十)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干部选拔调配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二十一)法治交通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配合市法制办做好《广州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等修订工作。建立动态权力清单,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处理行政复议、诉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提高行政应诉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做用法的模范,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解决问题。抓好交通系统从业人员的普法教育

(二十二)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管。抓好部门预算执行,做好资金筹措、拨付和监管工作。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