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通委员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

  • 听全文
  • 2017-03-24
  •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 分享到
  • -

一、2016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交委紧紧围绕广州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战略部署,认真抓好各项交通工作落实。经过全市交通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综合交通运输改革不断深化,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不断提升综合性交通枢纽地位,群众出行环境持续改善,交通运输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一)实现交通邮政业持续平稳增长。2016年,实现全市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于预期目标,成为全市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邮政快递业延续快速发展态势,成为拉动交通运输业增长的重要亮点。2016年,全市累计完成邮政业务量总量611.33亿元,同比增长53.70%,占全省业务总量的32.41%。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约28.67亿件,同比增长46.87%,占全省总量的37.37%,完成快递业务收入275.46亿元,同比增长40.55%,占全省快递业务收入的31.29%。2016年全市邮政业跨境电商业务量超过1.2亿件,畅通了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渠道,成为推动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力量。

(二)公路枢纽体系加速完善。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高速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升南沙自贸区、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的交通支撑功能,促进广州与周边城市路网互联互通等相关决策部署,续建或新开工建设广清扩建、广中江、虎门二桥、北三环二期、凤凰山隧道、花莞、佛清从北段、机场第二高速等项目,在建高速公路里程200公里。在建项目累计完成年度投资74亿元,在2016年9月30日实现广清高速扩建工程完工,全线双向8车道通行。同时,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广州市车辆通行费年票制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停止征收。

(三)重大运输保障安全有序。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部署,市交委(市春运办)着力推进重大运输组织保障规范化、机制化、常态化,突出抓好春运组织,会同各相关部门,牢固树立春运“一盘棋”的意识,春运40天广州市共发送旅客共2912.6万人次。2016年春运,市交委通过充分准备(包括应急预案、广泛宣传等),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寒冷雨水天气,部分列车循环晚点及候乘旅客高度集聚等严峻考验,并被交通运输部等中央5部委评为2016年春运“情满旅途”活动先进集体。此外,坚持做好每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旅客疏运保障与城市出入口保畅通,每年完成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广交会和其它重大活动的专项疏运保障任务,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2016年公交民生实事,坚持组织做好城区学校开学交通预测和出行指引,组织开展公交总站文明示范点建设推广,积极推进交通行业“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经2016年市社情民意中心调查显示,公交服务满意度达65%,在城市38项公共服务指标中位居前列。

(四)深化交通运输行业改革。一是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方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的精神,结合广州市实际,于2016年12月21日正式出台实施《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公安局关于查处道路客运非法营运行为涉及私人小客车合乘认定问题的意见》等3份广州市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政策文件。市交委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出租汽车改革工作先进单位。二是道路客运行业改革方面。2016年7月广州市3家企业陆续获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同意开展试点,结合广州市客运行业实际,细化明确试点工作要求,通过建立统一如约城际平台、规范设置试点配客站点、科学评估试点线路、加强试点信息化监管等措施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同时督促试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安检和实名查验工作。

(五)互联网与交通行业加速融合发展。研究“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发展方向,全面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信息服务。推进如约品牌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如约的士”、“如约巴士”、“如约水巴”、“如约城际”、“如约学车”等系列信息化服务品牌上线运行,累计开行“如约巴士”线路500多条、“如约水巴”线路13条,“如约学车”注册用户2万余名。全面推广应用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行讯通”,总用户量超过600万,通过“行讯通”手机APP,提供实时路况、实时公交等20类综合交通信息服务,“行讯通”及其基础数据信息平台于2016年获得广东省直单位技能大赛第二名。2016年还率先建设了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的重点区域人群监测系统,成为重点区域人群监测的有效手段,在2016年春运等重大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保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全面实施维修合格证评价机制,利用市场规律推动维修行业诚信发展。

(六)提升交通执法和安全监管水平。以整治非法营运为主线,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并结合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密切关注网约车动态,始终将打击非法营运作为重中之重,以高压整治态势维护出租车行业稳定。2016年共查处各类道路运输违章11856宗,同比增长104%,其中网约车非法营运770宗。同时,采取电子执法方式对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违章突出路段、地铁口、广交会馆等重点商圈进行24小时监控,不断加强重点区域的防控。通过建设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根据《反恐法》的要求,2016年重点落实实名制售票、物流行业“三个100%”和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工作。2016年,全市交通运输企业共发生道路运输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比2015年下降6.1%,死亡人数连续12年下降,没有发生消防安全、涉恐事件或恶性治安案件,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二、2017年主要工作计划

2017年,市交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4个意识”和“5大发展新理念”,坚持发扬团队精神、专业品格、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突出加快高快速路网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综合性交通枢纽地位,稳妥深化交通行业各项改革创新,做好重大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和交通民生实事,努力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红线,让群众出行更安全、便捷、舒适。

(一)突出重点督导,完成省市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计划任务。

继续推进南中高速、广州从化至黄埔高速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加快推进北三环二期、凤凰山隧道、机场第二高速、虎门二桥、广中江、花莞高速等10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穗境里程约260公里);协调沿线属地政府及部门限期完成相关用地报批和征地拆迁工作,督导在建项目完成省、市下达的当年度投资计划,力争2017年底北三环二期、凤凰山隧道建成通车。推进正果大桥改建和炭步大桥重建工程建设,推进省道S111线洪奇沥大桥应急抢修工程和普通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二)突出深化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和网约车规范管理。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广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合理把握出租汽车服务定位,做好网约车规范管理、出租车运力到期重新投放、优化巡游车运力指标管理、构建巡游车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等工作,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做好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公共交通管理改革等深化改革工作。

(三)突出交通治理,积极优化提升道路出行环境和行业治理能力。

及时研究启动中小客车总量调控规范性文件到期前的各项政策衔接工作;研究制订引导网络自行车有序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统筹协调做好网络自行车行业的规范引导。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监管和保洁督导,督查高速公路养护单位落实路面保洁质量要求。按照“交通整治年”的工作部署,依法整顿交通秩序,突出对非法营运、“两客一危”、公路超限超载的整治。

(四)突出重大保障,抓好2017年春运和《财富》全球论坛等系列交通服务组织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做好春运工作。充分预判极端天气等困难,认真编制春运工作方案,特别是相关的应急预案,重点协调铁路部门优化运力安排,协调区政府、公安部门优化火车枢纽站的站前广场和旅客进站客流流线。春运期间,加强值守和工作协调,做好上传下达等各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良好工作局面。加强对春运期间机场高速等重点路段的监控疏导。加强春运宣传引导,建设“春运广州”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科学利用客流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提高春运保障决策分析能力。二是做好2017《财富》全球论坛(广州)交通保障。继续深化调研,学习其他城市大型活动的交通保障经验;完善组织构架,成立筹备办公室,做好交通服务政策制订、车辆更新与保洁、水巴翻新维护、车辆筹集、驾驶员遴选及培训、调度团队组建、交通保障信息化平台及交通保障车辆信息化调度管理优化完善、公交站场设施优化提升、安全及应急措施制订等各项准备工作,统筹论坛期间交通服务保障和公共交通保障,维护全市道路营运市场秩序。三是做好广交会、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以及学校开学日的疏运组织工作。

(五)突出民生服务,进一步提高交通行业监管水平。

新增及优化30条公交线路,全力做好2017年十大民生实事,重点对过长低效干线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公交地铁接驳,提升干线公交运营及公交微循环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推进停车场管理立法工作,加强道路泊位管理信息公开,应用收费管理技术稳妥实施道路泊位管理改革。深化驾培服务改革,宣传推广如约学车计时培训、计时收费服务模式,严格依法开放驾培市场。

(六)突出安全监管,不断完善交通安全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建立风险隐患分类分级排查治理监督机制,推进交通系统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加大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力度,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企业采取挂牌督办、行政处罚等措施;重点推进平安交通建设,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