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提升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发展水平,为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四个出新出彩”引领各项工作出新出彩履职尽责。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8个重点民生项目已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全年以读书会、时代大讲堂等形式进行党史专题学习45场,开展专题党课29场次,邀请专家专题宣讲8次,各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制定整改措施99条,开展“七个一”系列主题活动。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政治监督和日常检查。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印发《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计划》,制定局《2021年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抓好敏感期网络安全和舆情引导,推进信访、保密、档案、工会、政务公开、垃圾分类、创文等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线下进一窗、线上进一网,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等服务模式。开设即办、跨城通办、大湾区通办、“政务智慧晓屋”等特色专窗,布设一体化政务服务终端超4000台,提供服务事项超2000项,实现业务跨层级、跨地域一站式办结。“穗好办”实名注册用户超1100万,97%的事项可通过电子证照、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双程邮寄等实现全程网办,实现市级事项100%可网办、“最多跑一次”。与37个省内外城市实现跨城通办,通办事项近9000项。12345热线全年受理各类诉求超2800万件,市民对承办单位的满意率超80%,建立热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获批全省首个政府服务热线标准化示范点,入选国家首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典型案例。市政务服务大厅获评全省“标杆大厅”,市政务服务中心获评“省青年文明号标兵号”。
三、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日益规范,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建立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组建上下贯通的首席数据官队伍,开展全市数据资源普查,强化各区、各部门之间数据资源管理工作的协同联动。建成全国首个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信任广州”数字化平台,接入境内外10家认证服务机构,实现实体、业务、数据可信互认。建成“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和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在全国率先建成“人、企、地、物、政”五张城市基础要素全景图,建成应用主题超20个、场景超100个,汇聚数据超36亿条,推进疫情防控、泥头车综合治理、“三防”指挥调度、重大节日保障等跨部门联动应用。配合省成功举办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成功举办智慧城市建设专题论坛。2021年国家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考核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排第二名。“深度应用电子证照”“运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招投标效率”的经验做法入选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荣获“粤盾·2021”广东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最佳防守单位。
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投身抗疫攻坚战,科技力量支撑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5月下旬广州出现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后,创新运用健康码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高考期间上线红、橙、绿三种颜色的“高考”标识,为封闭封控区域考生保驾护航。上线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有效“紫码”功能,支撑离穗人员管理,简化核酸有效期识别方式,提高查验效率。首创“证码互通”,有力保障第130届广交会60万人次无感进场。与交通部门协同配合,将健康码红黄码信息与老年人优待卡信息进行共享比对,通过语音自动提示健康码状态,方便老年群体出行。整合穗康码、羊城通乘车码、广州地铁乘车码相关信息,创新推出“广州公共交通乘车码”,实现出行“一码搞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