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 听全文
  • 2022-11-30
  • 来源: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分享到
  • -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服务模式,全面推行“网购式”开办企业服务体系,首创推广5G智慧导办。首创企业“e证通”专属名片,实现“e证准营”。1-10月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6.77万户,同比增长29.69%;10月末实有登记市场主体298.32万户,同比增长14.46%。广州获评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开办企业指标标杆城市。优化市“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形成跨部门综合监管模式,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2021年第126期)专题介绍。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和结果精准应用,实施包容期监管和触发式监管。应年报企业户数148.42万户,同比增长21%,占全省43.18%,已年报率97.65%,在全省起流砥柱作用,省市场监管局向市委市政府发送感谢信。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的“市场监管”指标,广州市获评“标杆城市”“最佳实践”。

  (二)服务创新发展,全链条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印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若干措施》,修订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查处知识产权案件984宗,罚款2044.92万元;清理整治非正常专利申请5.9万件。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集群发展深度融合,1-9月专利授权量146653件,同比增长27.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8756件,同比增长83.5%。9月末,有效发明专利量87866件,同比增长31.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7件;注册商标178.8万件,驰名商标143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运作模式,全国首创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首支商标许可证券化产品已通过深交所审核,筹建首个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社会组织。1-9月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91.23亿元,同比增长60.9%,专利商标质押笔数、质押的专利商标数量居省内第一。

  (三)提升质量标准,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质量强市建设,开展质量国际比对研究提升。擦亮广州品牌,评选出100家具有广泛代表性、在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广州品牌。2020年度广东省质量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一,获评A级。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建设,启用全国首个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筹建广州标准国际化促进联盟,建立全国首个“国际标准服务站”。新增公开企业标准11082项,累计逾6.2万项,居全国首位。我市企业、社会团体参与制定团体标准新增721项,同比增长35 %,累计2707项,占全国9.3%。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国家质检中心35家,数量排全国第三、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四)加强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市场风险隐患。实施食品安全“一票否决”,推广食品生产企业全程动态监管平台,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214.8万批次,全市4795个冷库推广应用“冷库通”,贮存进口产品冷库上报率达100%,全市食品销售者100%纳入销售分级监管,全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100%全覆盖。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创新,加大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抽检力度,2020年度广东省药品安全责任考核获评A级,2020年我市查办“两品一械”重大案件工作得到省药监局通报表扬。印发电梯智慧监管试点建设方案,建成全市电梯数据中心,广州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电梯智慧监管试点城市,电梯应急救援水平全国领先。建立气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确保全市680余万只气瓶充装安全。排查特种设备风险隐患3.4万余项,跟踪处理率100%。

  (五)创新监管执法机制,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牵头完成2094项市级市场监管部门权力事项精简,编制市场监管《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量化细化1026项处罚裁量基准。拓展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双免”清单,健全市场监管纠错容错机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印发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意见和第三方评估指南,清除公平竞争制度性障碍,依委托开展反垄断执法。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检查涉企收费主体827家。摸排市场监管涉黑涉恶线索,全系统办结案件5650宗,罚没款超2.09亿元。加强广告监管,监测广告884万条次,条次违法率0.05%,同比下降逾八成。加大执法力度,立案查处各类案件4545件。提升消费维权效能,处理投诉举报60.64万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14亿元。

  (六)积极担当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建立疫情防控平战结合专班指挥机制,监测舆情信息31181条,向各区交办疫情防控问题线索2040宗。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监管,在全省率先落实集中监管仓“四件套”措施,规范开展“批批检测、件件消毒”,累计检测5624.02万件,成功拦截13批共460.95吨核酸检测阳性产品。加大“三强化三覆盖”监测力度,从业人员疫苗接种率达100%。充分发挥零售药店“哨点”监测作用,形成全市7000家零售药店一张监测网,上传购买退热药品数据1600余万条,实施第130届广交会期间全市零售药店禁售需实名登记药品制度。鼓励网络餐饮平台及经营者推广使用“食安封签”200多万张。全市531家农贸市场实施“一人一场”驻场监管。组织技术人员进驻重点企业,派快检车进驻封闭封控社区。加强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

  (七)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作用和统筹指导作用。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二项制度机制,定期更新政治要件台账。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83场,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313场,举办党史学习专题培训138场。承办市级重点民生项目17项、局本级重点和专项民生实事85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推进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坚决贯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编制广州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十四五”规划,推动省市场监管局印发了《支持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行动方案》,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全力服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政治建设,进一步巩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根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市场监管干部队伍。

  (二)强化安全监管,进一步守牢疫情防控和市场安全底线。严守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防线,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动国家药监局在广州设立审评检查分支机构,创建全国电梯智慧治理试点城市,强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

  (三)优化商事制度,进一步推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5G智慧导办立体服务体系,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智能运用信用风险分类及风险预警监测结果,大力解决企业群众急忧盼的问题。

  (四)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进一步深化引领型知识产权战略。高标准建设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化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推动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申报国家级展会并永久落户知识城。

  (五)推进质量标准提升,进一步加强质量强市建设。推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开展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系列国际标准试点,组建广州标准国际化促进联盟,创建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

  (六)严格监管执法,进一步维护好市场秩序和经济环境。完善市场监管执法体制,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持续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强化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监管,严查价格、广告、传销、侵权假冒、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巩固扫黑除恶成果,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创建。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