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通运输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听全文
  • 2024-04-30
  • 来源:广州市交通运输局
  • 分享到
  • -

  2023年,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交通运输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着力发挥好交通先行作用,顺利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全力服务支撑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统筹完成交通投资1274.1亿元,建成开通交通项目24个,新开工交通项目10个,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65.8公里、地铁32公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呈现“客运快速恢复、货运总体平稳”走势,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一)坚持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升级

  交通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年度统筹推进399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任务,共完成投资1274.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059.8亿元的120.2%。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华南快速路二期(太和—岑村段)改扩建工程、如意大桥东桥等一批道路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力攻坚交通设施“攻城拔寨”项目,新建成街北高速改扩建、从埔高速一期、车陂南隧道、南大干线全线等18个道路交通项目,新开工机场高速改扩建工程、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支线(江府—纪念堂)、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等10个交通项目,机场第二高速总进度完成78%,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工程已完成至总体形象进度的64.5%,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建成开通,广汕高铁、广州白云站、新塘站、增城站开通运营。

  支撑南沙重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开工建设,沙湾水道特大桥已完成立项批复,狮子洋通道工程(广州段)用地获批并已全面开工,新开工建设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万顷沙至兴中段,深中通道项目总体工程形象进度达到92%。广深港高铁于2023年1月15日起逐步恢复经停庆盛站往返香港列车,目前已增至每天9趟,相比疫情前3趟增加了6趟,有效满足了大湾区周边民众出行的期盼。

  “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全面落实。认真统筹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113公里,建设美丽农村路123公里。完成抽检普通公路桥梁213座,抽检收费(高快速)公路路面1139公里。花都等区农村客运服务均采用公交运营,为农村居民稳定提供公交出行服务,票价标准全市统一,且享受与市区无差异的公交票价优惠政策。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运输服务管理提质增效

  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绩效评价相关工作,24项评价指标全部完成,其中20项指标超额完成,2023年各项计划目标顺利完成。重点督促协调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项目加快建设,支持项目申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年度开行中欧班列1026列,已织就一张覆盖亚欧大陆的国际物流大网络,目的地覆盖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德国、波兰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约为15000家外贸企业提供服务。助力广东制造业“卖全球、买全球”,畅通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运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组织完成2023年春运等重大节假日,以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亚青论坛、媒体峰会等重大会议活动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积极推动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互联网客运”规范发展,探索推动“班包融合”“运力小型化”等改革创新措施出台落地,激发行业活力、优化运力结构,助力服务创新。圆满完成年度国防交通潜力统计调查、专业保障队伍整组和训练任务,实现“国防”和“经济”双重效益。创新采用服务质量招标方式完成50多家客运企业3100多个市际包车客运指标到期后的重新许可程序,确保客运市场运力平稳有序发展,促进了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支持部分优秀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并持续巩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6%,出台实施新的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方案,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38条,城市公共交通保持平稳运行,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31.3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859.7万人次并居全国第三,常规公交完成客运量10.9亿人次、日均客运量299.69万人次;完成巡游出租车车身颜色整合工作,进一步提升出租车行业形象。全市共处罚各类交通运输违章60480宗(含路警联合治超35497宗)。大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推动区域化自动驾驶示范应用(运营),累计发放415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开放首批高快速公路测试路段里程105公里,累计开放测试道路双向约3248公里,推动开展区域化自动驾驶出租车示范运营和公交小巴商业化示范应用,服务车辆超170台。

  智慧绿色交通发展深入推进。坚持需求导向,搭建快速建模、多处赋能的交通数据共享和模型服务平台,提升数据赋能效益。强化场景应用,升级“智慧交通”“交通慧眼”系统,建成建设管理、道路养护、运输行业治理、综合枢纽客流集疏运等分析模型,持续完善“一个中心、三大平台”智慧交通体系,相关成果荣获“中国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智慧交通建设走在全国行业前列。推进完成全市巡游出租车和中心区公交车纯电动化,市中心区1.03万辆公交车、全市1.87万辆巡游出租车100%为纯电动车。2023年以来,先后两次出台额外增加节能车增量指标和放宽申请资格措施,年度累计配置中小客车增量指标及新能源车指标合计47.5万个。

  (三)统筹安全与发展,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行业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制定实施《广州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专家库管理办法》等制度。组织开展重大隐患整治行动和中长隧道、危险品道路运输等专项督导,约谈安全事故多发的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督促压实安全管理责任。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行业排查整治重大隐患214个、位居全市前列,管控重大风险92个。开展普通货运行业专项整治,2023年12月全市营运车辆车均属实风险同比下降83%。加强道路隐患治理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治理农村地区重点路口路段102处、国省道“5类突出安全隐患点段”149处,新建大货车“内轮差”警示区43处。全年全市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领域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交通建设(含市政、轨道)工程领域接报亡人事故2宗、死亡2人,同比均下降60%。

  维护行业稳定工作基础更加牢固。2023年4月1日起广州市全面实施驾培学费第三方存管服务模式,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构建驾培行业预警模型,综合评估驾培机构经营状况,有效提升行业风险防控能力。年度共接收办理信访事项622宗,中央交办7宗重点件已全部化解,省交通运输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转来中央交办重点信访类案7宗共105件信访件全部化解。妥善处置相关新业态平台矛盾纠纷隐患,全行业整体平稳有序。

  (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法治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建设扎实推进

  全面加强全局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穿始终,以主题教育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9项民生实事清单项目已全部完成。全面推进上级巡视(巡察)和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监督,办理建议提案317件,推动完成《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出台部门规范性文件11个。政务公开不断深化。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稳妥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深化行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等其他各方面任务顺利完成。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奋力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一)加大交通投资建设力度

  聚焦全市年度投资目标,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压舱石”作用。加大力度推动完善大湾区高快速路网络,力争建成通车机场第二高速南段广汕路以北路段和南中高速等2个项目;持续推进市政路桥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工程、广佛大桥系统工程(一期)等5个项目,争取新开工沙湾水道特大桥等4个项目。继续推进4条国家铁路、10条城际铁路、1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广州地铁8号线东延段等项目,推动尽早开通运营佛莞城际、广佛南环城际、新白广城际,力争建成广州地铁3号线东延段、11号线。

  (二)持续抓好“百千万工程”任务落实

  完成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给广州的路网联结工程、快速化改造工程和美丽农村路建设等工作任务,开展农村公路管理评价工作,督促各区进一步规范广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各项工作,提升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化从化区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成果,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快递企业在从化区其他街镇拓展合作。

  (三)推动运输行业加快转型发展

  组织做好2024年春运及系列重大会展活动的交通运输保障。统筹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优化市区道路客运站场布局,推动“班包融合”等改革措施出台落地,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研究建立新措施进一步加强网约车规范管理。进一步发挥公交财政补贴机制的政策引导作用,加快推动公交供给改革。持续推进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优化整合低效同质线路,构建与市民出行需求和财政支撑相适应的服务规模。力争地铁11号线(广州首条地铁环线)、3号线东延段年底前开通初期运营。严格交通运输执法,维护行业经营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推进道路管理高质量发展

  加强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和优化完善,探索研究非机动车道设置指引。结合全运会道路环境保障需求,做好国省道和市本级市政道路的维护管理、路政管理工作,推进一批重点道路品质提升项目,推动构建占道施工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全力提升道路养护和占道施工管理精细化水平,打造安全、舒适、美观的交通环境,助力提升广州城市风貌。加快推进危旧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专项整改和隐患治理工作,针对D、E类桥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保障道路桥梁运行安全。抓紧完善广州市道路地下塌陷风险评估系统,大力推进系统的工程应用,提升系统评估和预判的准确性,降低我市主次干道塌陷事故的发生率。

  (五)持续推进智慧绿色交通发展

  进一步深化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加强交通大数据共享应用,推进道路运行分析系统、交通视频智能化综合分析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广州交通智能化应用水平。不断深化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我市交通运输行业污染防治,大力推广新能源道路运输车辆,加强交通运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稳妥做好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碳达峰工作。

  (六)全力维护行业安全稳定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坚决压实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结合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持续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强化智能预警视频监控等科技监管手段应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执法,进一步强化源头监管和风险管控,切实维护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

  (七)不断加强部门自身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推进法治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建设。进一步完善行业政策法规体系,积极推动《广州市停车场条例》《广州市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广州市小客车指标调控办法》的修订和《广州市客车租赁管理办法》(政府规章)的废止工作。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认真办理建议提案。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大力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力争新增泊位不少于2万个。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