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市政策文件库

增城区民政局关于广州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95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 听全文
  • 2024-04-11
  • 来源:区民政局
  • 分享到
  • -

团区委:

        团市委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广州市政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动广州乡村地区少年儿童校外素养教育发展的的提案》(第1095号)收悉。

        建议内容中涉及我局工作职责的有两项,一是“利用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乡村学校、社区/村集体场所等现有场地作为乡村校外素养教育公共服务阵地,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组织社工补充更多针对少年儿童的校外素养教育服务,尽可能满足青少年尤其是乡村地区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二是“充分挖掘社会志愿者力量,依托志愿时平台,集中乡村学校需求,……以及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退休教师、有特长的在职党员、返乡高校学生等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服务”。针对以上建议内容,我局主要做法如下:

        一、全覆盖建成“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关爱服务体系”

        目前,我区已全覆盖建成“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关爱服务体系”,即1个区级工作点、13个镇(街)未保工作站、370个村(居)儿童福利服务点,成立了由行政与司法履职“双引擎”共建的“童心同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室,为未成年人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服务力量予以补充,构建社工人才队伍752人,未成年人保护基层工作人才队伍411人。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制定统一的镇街服务标准并细化工作职能,以创促优、以点带面加强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效能。为全面推进增城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夯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基层基础,增城区示范创建“南-中-北”四个未保工作示范站点,“南”即在新塘镇打造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保护示范站点;“中”即在荔城街、中新镇各打造一个特色示范站点;“北”即在派潭镇打造一个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示范站点,探索具有增城区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基层实践经验。同时,通过“六个一”加强13个镇街未保站品牌创建,即“一个方案、一个服务宣传视频、一块特色宣传展板、一套宣传产品、一份特色经验材料、一个优秀服务案例”,实现“一站一品”。

        二、多形式开展青少年特色服务工作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以恒常探访或电访形式进行服务全覆盖,通过个案、小组活动、项目等形式,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技巧关爱困境青少年,社区融合心理健康发展等提供精准服务。其中,独具特色的活动有:

        (一)荔城街打造“青桔”品牌特色服务。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为需求,开展青桔少年心理健康阳光行动,以1个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导向,从2个维度(临界危机和心理预防)出发,为3类群体(青少年、家长、社区)提供服务,通过创新心理服务方式,将“被动接受疏导”变为“主动参与互助”,让青少年在趣味活动中发展健康人格,走出心理困境。

        (二)中新镇创建“护苗云平台”“增爱信使”和“发布潜在风险识别清单”等3个服务品牌,为未成年人提升精准服务。通过“社工站+未保站+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三站共建,实施“1+2+N”(即一个“一站式”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综合服务平台、衷心护苗专业服务队和衷心伴苗志愿服务总队2支队伍、N个护苗加油站)衷心护苗工程,探索镇街全域全天候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模式。

        (三)新塘镇针对来穗未成年人服务需求,打造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特色服务品牌——“新”系候鸟,主要依托民政、司法、团委、妇联等职能部门,利用“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保护关爱地图系统”为辖区内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根据服务对象具体情况,在档案管理、走访频次、风险防控、帮扶干预等方面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机制,设置风险警戒级别,必要时及时介入,有效提高未成年人服务精准度。

        (四)派潭镇聚焦“一老一少”,打造“一粥一乐”公益品牌服务。组建“少年派”志愿服务队伍,每周末在村(社区)集中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煮粥、节目表演等志愿服务,传承孝道文化,增强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不断延续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实现老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互动衔接。

        (五)朱村街打造“未保阁”未成年人服务品牌,设点在10各小学、1各中学、1个镇街图书馆,加强对未成年人文身治理的支持,形成整体,合力实现“六大保护”的未保阁建设,以固定的部门设置,围绕《未保法》明确的“六大保护”,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常态工作来抓,确保未保阁“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六)石滩镇打造“‘滩开学”未成年人服务品牌,每月针对“滩”开学恒常开展一场主题活动,通过入校、入社区、村居开展“滩”开学宣传工作,在身体教育方面给到青少年正确的指导,能帮助他们认识身体、爱护自己和尊重他人的身体,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健康观念,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

        三、积极发掘社会资源力量壮大志愿者队伍

        截至2024年3月,我区在平台注册的志愿者共约13.9万人,比上年同比增长20%,志愿者服务力量不断壮大,有利于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跟进社会进步。各镇街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为青少年提供多元服务。同时,目前全区已设立367个社区慈善基金,实现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积极引导社会热心人士、企业、乡贤广泛捐赠善款,用于未成年人保护保护工作,如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六大保护”宣传活动、免费书法和音乐公益课程、家庭教育辅导课堂、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等,多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综合保护服务,营造良好的关爱未成年人社会氛围。

        附件:增城区民政局关于广州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95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pdf



广州市增城区民政局

2024年4月10日

(联系人:徐慧燕,联系电话:82628230/15602297199)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