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 这一年来,曾宋君的团队在兜兰属植物的引种驯化、杂交育种、种苗繁殖、产业化推广和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今年“五一”期间我们会在兰园展出兰花特别在兜兰方面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 更多详情 >>
  •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通知,华南国家植物园等16家单位被命名为2022年“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首批)。这标志着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科普工作在环境教育上取得新突破。 更多详情 >>
  • 10月19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中国科学院华南国家植物园召开集体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衍诗主持。 更多详情 >>
  • 十年间,广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实施的美丽宜居花城战略正在稳步前行。如今,主题花树40万株迎风招展;漫步森林廊道,全市累计建成生态景观林带728公里;沿路江湖河道,生态幸福水岸空间延绵不断,全市建成碧道609公里;走进老街小巷,城市记忆回味无穷,老旧小区改造完成799个。 更多详情 >>
  •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好不热闹。这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后迎来的首个国庆假期,推出了“打卡植物之最”、珍稀濒危植物展、亲子一日营等一系列精品活动,引得家长带着孩子穿梭于植物园中,市民、游客慕名来“打卡”,人气再创新高。 更多详情 >>
  • 金秋十月,距离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已近三个月,对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广州正积极探索,推动植物园走出园、融入城,构建起“1+3+N”城园融合体系,实现城园融合发展。从空间融合到科研融合,再到活动融合,广州将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及现有产业、公共资源,逐步构建起植物保护全域网络,深化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成果在穗转化应用,并在社会服务领域重点打造植物“... 更多详情 >>
  •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今广州一处处绿色空间正转化为一处处科普空间,让市民在家门口便可开启科普之旅。 更多详情 >>
  • “植”根科研,青春“园”梦。他们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一颗种子、一片绿叶背后都留有他们与植物王国的科研故事。从“新苗”再到“佳木”,一代代工作者和植物研究科学家扎根科研沃土,薪火相传。 更多详情 >>
  • 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一团又一团的龙船花,红似火、橙如霞;黄钟木上,一簇簇细长漏斗形的黄钟花金英朵朵,璀璨无边;吊灯扶桑挂满枝头,花姿纤细,宛如少女的心、曼妙的美……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国家植物科学研究和交流中心、战略植物资源储备库,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国家植物园的坚强支撑。 更多详情 >>
  • 华南国家植物园内,2008年建成的水生植物园,曾一度作为广州湿地公园的模型去探索。这里不但集中模拟栽培了我国南方湿地植被和景观特征,也是了解和学习湿地知识的理想场所。国庆假期期间,水生园以澳洲巨睡莲和龙舌草为“招牌”,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热门景区之一。 更多详情 >>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