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 金秋时节,位于广东广州市中心的华南国家植物园迎来众多游客。华南国家植物园前身为1929年创建的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保护机构之一,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今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成为继北京国家植物园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 更多详情 >>
  • 为了加深公众对植物园的了解,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国庆期间举办“名园展芳华 和谐续新章”——“城市·自然与我”系列花展活动,其中主题植物展中的“即将消失的美丽”珍稀濒危植物展特别展出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的13种珍稀濒危植物,包括叶奇花美的虎颜花、“止血卫士”金毛狗、“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陆上荷花”夏蜡梅、“飞檐走壁”丹霞梧桐等。 更多详情 >>
  • 金秋十月,辉煌再续。华南国家植物园内的各色植物争奇斗艳,金红蓝绿白各种色调相互辉映,令这个秋天美到令人窒息。 更多详情 >>
  • 9月28日,广州市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审议相关文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林克庆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郭永航主持。副市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焕清通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情况。会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应邀作专题辅导报告。 更多详情 >>
  • 9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增城区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是增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支持参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增城在加快推动农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的重要一步。 更多详情 >>
  • 近日,记者走访华南国家植物园时发现,尽管如今秋风渐起,在园中经济植物区附近花卉区,“状元红”赪桐正热烈绽放,成为浓绿林荫下最耀眼的一抹亮色。远看赪桐的花形有点像洋金凤,长长的雄蕊长达花冠管的3倍,仿佛从中央喷射而出。实际上赪桐的颜色更红更艳。据华南国家植物园介绍,赪桐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植株高1.5至2米,茎直立,幼茎四方形。纸质心形... 更多详情 >>
  • 广州市湿地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9月22日召开,会上公布了近期湿地资源本底调查初步结果,广州市湿地总面积约7万公顷。更值得关注的是,有关部门正研究将海珠湿地纳入广州国家植物园体系,构建更高能级的生态系统。 更多详情 >>
  • 9月2日,记者从广州市人事服务中心获悉,人社部门近日前往华南国家植物园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开展“人才管家”对接服务,全方位、全过程保障华南国家植物园人才引进培养。 更多详情 >>
  • 今年夏天,全球范围内的极端高温天气让不少人“汗颜”,无法像人类那样躲进空调房避暑,生长在户外的植物如何生存下去呢?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了一项关于植物生存大调查的研究,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科研工作”,为气候变化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更多详情 >>
  • “‘黄灯笼’是我们用于实蝇诱捕的利器,可以有效捕捉到检疫性实蝇这种严重危害果蔬的有害生物。每年我们都会在华南植物园的多个地方悬挂实蝇诱捕器,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监测工作。”广州海关所属天河海关查检二科罗逸科长介绍。近日,广州海关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内的兰园、凤梨园、木兰园等区域设置实蝇监测点,实时记录实蝇种类、地理位置坐标等监测信息,顺利完成了今... 更多详情 >>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