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广州两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听全文
  • 2025-02-28 09:47:08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2025年2月19日)
李贻伟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中共广东省委、广州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澳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保持昂扬斗志、饱满热情,谋实招、助发展,共提出提案911件,审查立案652件,其中优秀提案59件,同比增加13%,在广州“二次创业”再出发的进程中取得了积极效果。

  ——委员们在政协工作中会协商、善议政

  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落实湾区战略。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是广州的大机遇、大文章。我们始终高度关注,重点围绕机制联通、产业发展、法律服务、人才建设务实建言。霍启文委员提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财税政策的提案,推动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在南沙先行先试;崔天佑委员提出建立穗澳葡跨境AI医疗合作试点和机制,医疗数据共享机制不断完善;肖国伟委员提出深化大湾区产业链集群合作,助力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郑志雯委员提出加强港澳穗酒店行业交流融合,推动三地酒店产业共建、环境共塑、消费共促;张建山委员提出促进广州涉外法律服务发展,推动设立全国首个涉外法治工作专门机构;林烈委员提出广州与香港人才优势互补,穗港人才交流不断深化等等。港澳委员们珍惜荣誉和机会,水平高、热情足、提案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面对面协商、点对点交办,港澳座谈会上的15份意见和建议全部由市领导重点督办。

  二是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是我们建言献策的主阵地。着眼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双向融合,市民建提出破解广州工业用地瓶颈,推动增加供给、建立科学弹性准入标准,为制造业企业在发展上解忧、在环境上解压;经济委提出加速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完善产业生态,推进出台《广州市数据条例》;城建资源环境委提出畅通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渠道,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环境不断优化;徐强等委员提出建立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促进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实际应用;魏国华委员提出推动广州中小企业加快专精特新发展,助力“小巨人”企业进阶成长;熊鹰等委员提出民营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着眼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新型消费双向赋能,市民革、市民建、市民进、市九三学社、黄埔区政协和倪明选委员,提出发展低空经济的系列提案,推动特色低空应用场景逐步拓展;市民进、番禺区政协和方建华等委员提出壮大快时尚产业生态圈,推动打造跨境电商大型企业集聚发展首选地;王咏赋委员提出擦亮“世界显示之都”城市名片,积极推进国际媒体港东港和花果山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二期建设;徐晓雯等委员提出打造夜经济标杆,羊城夜市先行区各类资源得到集聚;经济委、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提出防范化解“预付式”经营领域风险,推动美容美发等行业试行“先享后付”信用消费模式;城建资源环境委提出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助力水经济产业链向高端迈进等等,亮点纷呈、成果显著。

  三是强化教育支撑。今天的教育质量决定城市的未来高度。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民革、文化文史和学习委、胡国胜委员,提出增加普通高中学位,推动全市2024年新增学位10107个、2025年计划再增1万个,符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方向;市民盟、经济委联合提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大势,推动全市超250所学校、5000个班级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团市委、城建资源环境委、农业农村委提出推动乡村地区少年儿童校外素养教育发展,让他们茁壮成长;教科卫体委开展基础教育评估监测机制调研协商,提出以集团化办学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数字教育开放创新合作等提案,得到市政府职能部门的直接采纳;“百姓提案”人郭卉菁提出打造广州研学旅行课程品牌,推动构建研学实践广州模式;“百姓提案”人叶茜提出为学校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目前已推动7个建成年代较早的中小学校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百姓提案”人王荃香提出加大幼儿园开设托班力度,推动全市开设托班约900个、提供托位约1.8万个,助力广州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等等,帮助孩子是我们人生最美的礼物。

  四是服务城乡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着眼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市民盟提出文旅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打造优质羊城荔枝品牌矩阵;农业农村委提出释放广州农产品出口活力,促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纳入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百姓提案”人王毅提出推进乡村电气化,助推美丽乡村“双碳”示范区建设。市政协办公厅在全市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着眼交通建设,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提出盘活各类资源、缓解城市停车难,错时共享停车等建议纳入新修订的《广州市停车场条例》;王海榕等委员联合提出加强琶洲西区交通管理,增设红绿灯、更清晰规划区内交通路线等建议被纳入相关规划。着眼文化保护利用,龙天翔委员提出将长堤华侨历史文化片区建设成为广州国际文商旅中心,推动打造“百年长堤历史国际社区”;张艳等委员提出用好用足新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提升了普惠性服务水平;

  陈永俊委员提出推广和宣传文物古建筑社会化运营,舒小芳、邵国明委员提出推进广州红色革命遗址、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旧址保护利用等,共同助力广州城脉传承、文脉兴盛、红脉策源,更美的城市必然就是近者悦、远者来。

  五是助力民生保障。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围绕长者安享,郑子殷委员提出改善老年人“悬空的晚年”,促成1927户长者辅助包完成微改造、304栋公共空间加装扶手;“百姓提案”人李媛婷提出推进涉老场所AED配置,全市176个镇街获赠自动体外除颤器;“百姓提案”人杨运发提出维护老年骨骼健康,推动出台《广州市老年骨骼健康管理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关注特殊群体,贾生鹏委员提出加强孤独症康复服务机构规范管理,推动出台《广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定点机构管理办法》;“百姓提案”人尹湘赞提出进一步优化广州医保门诊选点政策,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利;港澳台侨外事委持续推进“增加广州滑板场建设”,滑板公园项目建成完工。市、区政协委员扎实开展下基层、进社区“服务为民”活动,以“委员之家”“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为载体,接待群众共5715人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3365件,协助党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2135件,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们着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探索加强人民政协组织体系建设,携手打好组合拳,团结协作共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市区政协在联动履职上齐发力、增动能

  问题千千万,联动起来就好办。配合越秀区政协,提出推动生命健康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助力产业和科创互促双强;配合海珠区政协,提出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推动该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44.3%;配合荔湾区政协,提出加强无物业服务小区管理,市区镇街联手推动部分小区成功改造;配合天河区政协,提出增强国际金融城平台产业承载力,推动临江大道东延线加快贯通、14家金融机构总部进驻,路通了、财通了,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开;配合白云区政协,加快推进白云站周边轨道交通建设,初步建成“井”字骨架道路网络;配合黄埔区政协,推动加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示范建设,助力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市民盟联动花都区政协,提出依托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已经出台南方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配合番禺区政协,提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基层卫生服务扩容增能、提质升级;配合南沙区政协,提出共建“湾区侨港”,推动“一带一路”文商旅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配合增城区政协,推动畲族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配合从化区政协,开展高质量打造新乡村示范带协商式监督,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获得全国试点。人多力量大,我们市区政协联动走在了全国前列。

  ——政协机关在凝心聚力上搭平台、求实效

  我们创建委员履职服务平台,努力建设委员之家、团结之家、民主之家,助力协商互动走深走实,探索做法被《中国政协》刊发。用好香港广州市政协委员联谊会、澳门穗协联谊会平台,组织开展系列联学共建、联合调研、参观交流活动,增进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牵头协调职能部门,会商解决宗教场所建设和保护利用面临的困难,促进宗教和顺。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联络和分析机制,全年编报信息180篇,全国政协采用42篇,曾晖、付伟、蔡昶文、陈创彬、梁铿、吴凯等同志撰写的6篇被专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借助传播优势讲好政协故事,以书画典藏展献礼新中国及人民政协75华诞,挖掘和展示广州工业文化遗产,深入开展“委员话民生”访谈,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进一步走进网络、走近群众,《广州政协》获评全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十佳出版物”。办好政协大讲堂,开设机关小课堂,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带领机关干部立起“人人成为研究员”的进取姿态,自加压力做提案,聚焦教育医疗深调研,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各位委员,同志们!

  提案提得好是前提,办得好更关键。承办单位和委员们互促共进,在推动解决问题的同时,凝聚了共识、传递了能量。市委办公厅等25个承办单位、罗照辉等25名承办人,被评为先进。在此,建议全体委员向所有为办理提案辛勤付出的同志们表示诚挚敬意!

  体会与认识

  王沪宁主席去年十月份指出,要优化重点协商方案生成机制,加强超前研究,组织跨专委会的专题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主要把握了三个关键。

  一是以“一年一聚焦”开展重点协商。锚住重点,聚力攻关,“猛火煮水、重锤打铁”,把问题研究深研究透。过去两年,我们立足经济发展、着眼群众期盼,精选协商主题,分别聚焦教育和医疗健康领域,开展跨界别、跨学科、跨领域协商。比如去年,我们发动委员和专委会,除了各擅其长、各显所能、做好经常性工作外,兵分医疗事业和健康产业两条主线,历时9个月潜心研究,选准时机专题协商,形成关于广州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当务之急、建设南沙医疗健康创新城等2份常委会会议建议案、3份“直通车”报告和13份专题报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会议专项研究,而且把我们的成果写进了党委政府的工作报告。很多委员感慨,聚焦主题协商是硬骨头,初啃有难度、越嚼越有味,当下见成效、未来更可期。

  二是以前瞻研究提升协商质效。在实际的履职中,我们不仅立足当下,关注当前问题;更着眼长远,围绕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超前研究、跟进研究,既务实又敢于创想,提出能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建议。比如,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我们前年就集中研究广州AI产业发展方向,提出打造新一代AI垂类模型之都的具体对策,推动成立了广州(琶洲)大模型创新服务中心和应用研究院,目前超过60家行业大模型进驻琶洲,海珠区的发展指日可待。再比如,我们前瞻分析未来十年广州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提出优化调整不同学段、分类配置不同区域教育资源,既有短安排、更有长计划,被纳入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规划。

  三是以“百姓提案”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人民的声音要听得到、听得清,要善于举一反三。我们把“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向前进一步延伸、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从群众的源头活水中提炼“百姓提案”、拓展协商内容,依托纵横联动“十”字履职模式广泛协商、充分协商,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环环相扣、有机统一、务实高效的协商链条。市、区政协联手协作,推动“百姓提案”向纵深发展,去年共收集1526件、立案交办464件,“百姓提案”扎根基层全面开花。实践证明,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地方路径,得到市委的支持,受到全国政协的肯定。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过去一年的成绩,是中共广州市委正确领导、关怀重视的结果,是市政府热情帮助、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袖手,我们不能保守。比如针对经济的创新和城市的更新,我们提出对策建议的精准性、时效性还有差距;针对群众急难愁盼,我们在察实情、出实招,化矛盾、促和谐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针对委员自身困难,我们在服务履职、支持发展等方面还要进一步给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有信心直面问题,有决心解决困难,每天进步一点,以政协之力、协商之效助推广州向新向前、行稳致远。

  2025年履职重点

  新的一年,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重点围绕“十五五”发展对策和健康广州建设协商议政。

  (一)聚焦“十五五”发展建言献策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之年。我们要在做好各项履职工作的同时,全员开展“我为书记市长献好策”活动,积极主动为广州“十五五”发展献计出力。

  广州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总结过往、谋划未来,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回顾“十四五”,认真总结,归纳得与失、厘清优与劣、思索长与短,成绩讲够、问题摸清。同时,争取提出好对策,找到病症更要开对药方,助康健、强体质。我们务必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扎实开展专题论证,用全局的视野、发展的观点、求实的精神和改革的办法,提出有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欢迎大部头的系统论证,也乐见“智言片语”。今年10月,我们将精心汇总委员们的对策建议,把委员个人的“独奏曲”变成政协合奏的“交响乐”,为市委、市政府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二)紧扣健康广州建设深度协商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我们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把健康产业专题协商往前再延伸一层、再拓展一步,为建设健康广州持续发声发力。

  健康不只限于生理方面,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同样重要。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老百姓对健康的要求更多了、标准更高了。我们既要对因为个人生活失意、行业冲击失落、区域发展失衡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医治,又要关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水质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等对生命健康带来威胁的社会问题,在这些方面精准建言、务实协商、民主监督,推动市民安康、社会安宁。

  实际上,健康的身心和舒适的生活,不仅是发展的目的,也是推动发展的手段。健康问题,既是个人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产业的机会所在、发展的潜力所在。比如,可以深入思考我市如何发展心理健康产业,如何对接食品药品国际标准,然后建立并提升广州标准,开发新产品,让中国的保健品惠及群众、惠及世界。

  (三)鼓励委员更好展示才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协人才荟萃,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鼓励委员讲真话、建诤言、献良策。委员最大的权利就是话语权,我们要用好这个话语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求真务实建言、用心用情协商。

  政协是交往交流交融、立德立功立言的大舞台,各位委员都是主角,主角就要身体力行。现在中央的大政方针、顶层设计已经十分明确,还需地方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地区竞争不会减少,会更趋激烈。机会更多,问题也会更多。委员们要善于捕捉机会提醒政府,也要善于提出问题为党政献策,提出正确的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只要把自己工作中感受最深刻的一些体会和思考讲出来,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和困难归纳出来,一起在政协平台讨论协商,也就是履职尽责,就有成就收获。萤烛微光、增辉日月,小信息可以预见大趋势、小点子可以激发大智慧。如果还能够提出应对策略,那就更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

  政协委员,广州重之、群众盼之,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本届政协履职已有三年,我们再次希望各位委员发挥优势,勤思考、勤研究,出成果,在剩余的两年内加油鼓劲、倾情发力,更加出新出彩!

  各位委员,同志们!

  让我们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广东省委、广州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民主、真抓实干,以当好“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昂扬斗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作出政协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