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2月21日,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王静作《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称,2024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54.65万件,办结57.15万件;市中院新收案件5.75万件,办结6万件。审判质效8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呈新收案件持续回落、存量案件加速消化、审限内结案率上升、上诉率下降的良好态势,整体工作质效保持在全省全国前列。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王静
严惩“电诈”
惩处涉缅北跨境“电诈”犯罪分子163名
报告称,2024年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89万件。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严惩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间谍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坚持有黑必扫、除恶务尽,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审结涉黑涉恶案件21件150人,黄赌黑交织、为祸一方二十余年的陈某猛犯罪团伙被绳之以法。
审结毒品犯罪案件493件,严厉打击涉麻醉精神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侵害青少年毒品犯罪,对团伙制毒、大宗贩毒的31人判处无期徒刑直至死刑,持续释放涉“毒”必严、涉“瘾”必惩、涉“未”必重的强烈信号。
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犯罪的惩治力度,审结职务犯罪案件210件237人。
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上下游犯罪案件1829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部署管辖一批涉缅北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惩处犯罪分子163名。严惩侵害弱势群体犯罪,审结拐卖妇女儿童、虐待、遗弃等犯罪案件14件。
依法保障经济金融安全,突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98件,涉案金额989.28亿元。
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持“可重整的不清算” 助企业脱困重生
经济发展奔涌向前,司法既以规则之力守护市场秩序的清朗,又以人文之光温暖创新创业征途。
一年来,广州法院审结一审商事案件20.98万件,涉及金额2358.69亿元。开展十项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出台企业商誉保护、经营风险防范等32项司法措施,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审慎适用查扣冻等强制措施,运用分期履行、保全置换等方式为6986家企业松绑减负、释放财产价值。
加大涉拖欠企业账款案件的执行力度,追回欠款342.52亿元,对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的4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深刻认识保住一家企业就可能保住一条产业链、稳住千百人就业,坚持“可重整的不清算”,引入重整投资34.03亿元,帮助221家企业脱困重生,“企业破产”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5年排名第一。
以能动司法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年来,审结涉战略性产业案件3572件,为新能源汽车、高新农牧等企业“量企定制”法治体检报告,护航“硬核产业”勇敢破茧、蓄势发展。
发布涉跨境数据纠纷十大案例,依法规制“滥用AI技术换脸”“虚构信息恶意引流”等行为,引导数字经济向善而行。
坚守为民初心
惩治“按键伤人” 兑现胜诉权益
以司法之力,守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年来,广州法院审结一审民事案件9.42万件。规制劳务连环外包、外卖骑手“被个体户”等规避用工责任行为,支持劳企双方互信共赢,化解劳动争议纠纷1.76万件。
开展婚姻情感疏导调解,向“甩手家长”发出关爱子女提示,支持“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需求,促进夫妻有和、父母有育、子女有孝,花都法院花山法庭“花好月圆”家事解纷品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筑牢校园司法保护屏障,106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预防学生欺凌、播撒法治火种。在“校园抽凳致伤案”中纠正“学生出事学校必担责”的认知偏见,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责任,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依法认定“摇一摇”强制弹屏、酒店擅自跨境共享住客信息等行为构成侵权,为公民个人信息加上司法“保护锁”。惩治“按键伤人”,74人因网络侮辱和诋毁行为登报道歉、支付精神损失费直至入刑获罪。
努力兑现群众胜诉权益,执结案件18.51万件,执行到位552.3亿元、同比上升22.51%。对因“执行不能”而“终结本次执行”的案件开展专项清理行动,1.08万件积案实质性化解,执行到位59.64亿元。
提升司法质效
存量案件减少三成 数量降至近十年最低
审结案件只是“治标”,防于未然、止于未诉更能“治本”。
过去的一年,广州法院会同266家单位推动17.07万件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讼之前,调解协议自动履行率保持在95%以上。引导“市场纠纷市场解”,8.2万件纠纷通过专业高效、花费更少的市场化调解模式解决,为24.6万名当事人节省诉讼费1.1亿元。
面对人案矛盾引发的案件积压问题,全力推进“降存清积”,存量案件减少30.41%、数量降至近十年最低;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减少86.2%,2年以上无合理原因未结诉讼案件清零。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法院将围绕全力以赴“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坚定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广州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