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州 数说生态——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州样板,绘就美丽广州新画卷。
当前位置:>观鸟推介
  • 日前,广东启动并完成了2024年度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涉及全省16个地级市26个县(市、区),共计35个监测单元、62个观测分区,观测面积超过12051公顷,共监测到92种水鸟。 更多详情 >>
  • 为切实加强鸟类保育宣传,有效唤起公众对野生鸟类的关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自然教育发展,近日,第四届粤港澳三地观鸟大赛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赛。 更多详情 >>
  • 冬日气候宜人的广州,为候鸟打造了一个暖暖的家。“筑家园”“开食堂”“不打扰”“留野地”……多措并举科学引鸟,真正将广州变成了鸟类迁徙线上的“安心驿站”。 更多详情 >>
  • 鸟类是会飞的花朵,是自然的精灵,吟唱于枝头,飞跃于草间,蹁跹于水上,翱翔于天空......白云山涧、珠江河网、湖畔水岸、湿地沙洲,广州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鸟类资源,如今调查记录到的野生鸟类达307种,繁忙的中心城区也常见“草滩沟溪见鹭舞,青山绿水闻鸟鸣”的怡人场景。 更多详情 >>
  • 蓝翡翠(学名:Halcyon pileata)是翠鸟科中极为美丽的一种,俗名蓝袍鱼狗、蓝鱼狗、黑帽鱼狗、黑顶翠鸟等。它黑色的头羽像黑绒一般,颈下有一宽阔的白色领圈,上体其余为亮丽华贵的蓝紫色,翠蓝的体羽,闪烁着金属光泽,胸腹部嫩黄色,两侧橙棕色,嘴鲜红,色彩艳丽。 更多详情 >>
  • 候鸟迁徙季来临,海珠湿地作为广州这座超大城市中央的绝佳“驿站”,吸引了不少专业人士和观鸟爱好者前来“盯梢”。日前,两个新面孔——橙头地鸫和黑枕黄鹂现身海珠湿地。 更多详情 >>
  • 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监测累计30个捕获日,共拍摄到150多张独立有效照片及一些视频。经专业人士鉴定,共涉及6目7科10种鸟兽,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国家三有动物鼬獾、赤麂、赤腹松鼠、黑领噪鹛、黑喉噪鹛等,以及省级重点保护物种倭花鼠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紫啸鸫。 更多详情 >>
  • 棉凫(英文名:Cotton Pygmy Goose,学名:Nettapus coromandelianus),2021年2月5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保护级别为Ⅱ级,在中国数量稀少,分布区大部为夏候鸟,极南部为留鸟。在广东目前有深圳、珠海、东莞等地鲜有记录。此次是2006年后近17年来广州关于棉凫的首次记录。 更多详情 >>
  • 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里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两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喉噪鹛和画眉。 更多详情 >>
  • 早在远古,人们就产生了对鸟类的崇拜,从而衍生出鸟类可以预兆吉凶的观念,即根据鸟的行为、叫声等,占卜未来会发生的事。在电视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手提鸟笼的算命先生。他们会让鸟儿叼出灵签,根据灵签给人占卜吉凶,自称是“灵鸟”算命。而里面的“灵鸟”正式名字叫做“白腰文鸟”。 更多详情 >>
  • 冠卷尾,隶属于雀形目卷尾科,体长约32cm。通体绒黑色,上胸及颈侧具矛状羽,羽端缀蓝绿色金属光泽,两翅及尾羽泛蓝绿色金属光泽。额部具发丝状羽冠披于枕后,外侧尾羽末端向上卷曲。 更多详情 >>
  • 大拟啄木鸟属鸟纲啄木鸟目拟啄木鸟科,是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更多详情 >>
  • 松鸦,是雀形目鸦科松鸦属的鸟类,体长约35cm,羽色总体呈上体葡萄棕色,尾上覆羽白色,尾和翅黑色,翅上有辉亮的黑、白、蓝三色相间的横斑,极为醒目。由于羽毛呈暗黄色,活像寺中和尚身穿袈裟而得名“山和尚”。 更多详情 >>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