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袜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 听全文
  • 2022-01-21
  • 来源: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分享到
  • -

  (本抽样检验结果及有关数据不得用作商业用途)

  2021年第三季度,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袜子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8家企业生产的20批次产品,经检验,发现7家企业生产的9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5296.4-2012以及相关推荐性的产品标准对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横向延伸值等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

  不合格项目分析

  1.产品使用说明(标识)不合格

  产品使用说明(标识)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性能的主要窗口,如果标识标注错误或漏标就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影响消费者判断而购买不适用产品。本次抽查有8批次产品标识不合格,主要表现为产品型号等信息标注不正确、漏标注必要的产品信息、不同部位标注的信息不一致等。产品使用说明(标识)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产品使用说明(标识)问题不够重视;二是生产者不了解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的标注要求,导致有意或无意漏标或错标。

  2.纤维含量不合格

  纤维含量是纺织产品所用原料的明示标注,其反映了产品的真实属性。由于消费者在选购纺织产品时往往是依据明示纤维含量进行选购,纤维含量标注与实际不符或未明示纤维含量将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国内销售的纺织产品,其纤维含量应符合标准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的要求。纤维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未对采购的原料进行严格把关,部分送检或者根本不送检而随意标注或者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而盲目标注;第二,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不同批次的同款面料只检验其中部分批次,以偏概全,造成标称值与实际检测值不相符;第三,部分企业存在以次充好的行为,用价格低廉的纤维代替价格昂贵、性能优越的纤维而谋取不法利益;此外,企业对纤维含量标注要求不了解,未能按标准要求标注纤维含量,也是造成纤维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产品选购使用小常识

  脚作为人体主要的受力部位,其舒适度直接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而袜子对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选购和使用袜子产品时,建议如下:

  1.要看产品及其包装上是否有使用说明(即产品标识),包括是否有中文标注,是否标明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执行的产品标准以及产品所属的安全类别等,不同形式的标识内容应一致。

  2.选择合适的材质。市面上的袜子品种繁多,应根据用途和穿着对象进行选购,如日常穿着以舒适透气为主,优先选择以棉纤维为主、加上适量弹性纤维的袜子;运动时穿着以柔软、耐磨为主,汗脚者宜选既透气又吸湿气的袜子;儿童袜尽量选择结构简单、浅颜色、表面平滑的袜子。

  3.检查袜子结构。袜口和袜筒应松紧合适,袜底要松,袜后跟大,袜表面光滑,罗口平齐无歪斜,针纹组织清晰,花纹、袜头、袜跟无露针。

  4.选择合适的尺寸。袜子的号型根据适合穿着的脚长来标注,消费者可根据自身的脚长来选择。此外还要选择松紧合适的袜子,尤其是婴幼儿,皮肤比较娇嫩,而老年人血液循环速度较慢,袜子太紧了会使血液流通不畅导致不适。

  5.购买时可闻一下产品是否有特殊气味,如果有特殊气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选购时需慎重。

  6.在洗涤袜子时,切不可用力揉搓,以防止袜子在强烈摩擦后使袜丝滑出或断丝;洗涤袜子的水温不宜超过40℃,否则会使袜子受热后收缩、袜底变小,甚至还会使袜子硬化、变质。为了保持袜子的原有光泽,最好不要用含碱过多的肥皂,只要用手轻搓后,用清水冲净,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

  7.在商品购买后的一段时间内,尽量保存好有关该商品的所有凭证,包括:购买票据、产品吊牌等,其不仅可用于指导产品维护,还可以在出现质量纠纷时作为的重要凭据。

  附件:2021年袜子产品及其企业名单.docx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