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技进步的四个“密码”
  • 听全文
  • 2023-09-25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解读近期广州科技佳绩

  省科技奖是高水平科技创新工作的权威度量衡。在近日颁发的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广州取得丰硕成果:在穗单位和个人获得一等奖奖项大幅增加,更在全省各市中首次实现突出贡献奖和特等奖的包揽,并首次实现由企业夺得特等奖。

  从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这“三大奖”,到突出贡献、青年科技创新、科技合作这“人才奖”……省科学技术奖的设置,呼应了科技创新中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成果转化和产品化、商业化的过程。这不仅是对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嘉奖,也是对城市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答卷”的“打分”。

  佳绩背后,是什么在支撑?9月24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解读此次广州的“丰收密码”。在市发布会上,获得突出贡献奖的罗锡文院士,以及长隆集团、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获奖机构的科学家代表,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研发成果,并讲述在广州从事科研的故事。

  深度解读广州科研“大丰收”

  “在省科技奖收获的成绩,充分展现广州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相互融合的效果。”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广州聚焦“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随后,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从四个角度,解读了这份成绩单背后的“广州经验”。

  企业

  科企站“C位” 首夺特等奖

  持续培育科技企业成为创新重要主体,是广州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主线。通过建立科技企业全周期发展支持体系,制订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连续出台“高企六条”“科技型中小企业十条”等政策,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广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也体现在此次在穗企业获奖“量质齐升”的成果中。

  据统计,在穗企业共牵头获得奖项18项,包含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含金量大幅提升。其中,长隆集团以“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活体资源库创建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首夺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昊志机电凭借在高档数控机床领域的深耕,在本次评选中收获一等奖。

长隆集团繁殖的小老虎

  成功繁育828种8万余只珍稀野生动物、保护来自50余个国家1200余种10万余只野生动物、为3亿人次带来野生动物科普教育和文化旅游,每年吸引超3000万人次国内外游客来广东……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动植物官、正高级兽医师董贵信用数字说话,讲述长隆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努力。

  针对野生动物保护技术匮乏和种群难以维持等世界难题,长隆科研团队持续26年科技研发,研创了野生动物优生优育、精准营养、精准疫病防治和适宜生境维护等四大关键技术体系。

  院所

  科研先锋队 勇闯“无人区”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着力打造“2+2+N”的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落户,构建以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两大国家级航母平台为引领,以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骨干,以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实验室、十余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平台为基础的创新平台框架体系。

  “同时,我们不断增强创新平台建设与广州产业布局的匹配度,赋予创新平台更多更大自主权,推动科技成果更好地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沿途落地转化。”他说。

  本次评奖中,在穗研究机构牵头共获奖24项,其中获传统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共14项。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凭借“细胞命运决定的多维染色质层级调控”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年轻科学家陈捷凯获得青年科技创新奖。

  “广州健康院建院20年来,一直以切实解决人类生命健康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在再生医学、重要病原致病机理研究等方面立于国际前沿。”该院党委副书记侯红明表示,这是广州健康院第七次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日,该院团队在全球率先成功实现“人源肾脏猪身造”,更被《科学》杂志称为“里程碑事件”。

  作为国内率先开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广州健康院在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大动物模型和异种器官移植、细胞命运及其调控等前沿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跑地位,频频勇闯“无人区”。生物医药方面,该院研发的药物“耐立克”是我国批准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药物,为以前无药可医的耐药慢粒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高校

  基石在学府 源头有动力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大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合作,重视高校基础研究对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例如,出台基础人才导航计划,未来5年将投入近10亿元,通过“启航”“续航” “领航”计划,铺就基础研究人才阶梯式成长路径。实施市校(院)企联合资助计划,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三。

  本次评奖中,在穗高校(含校属医疗机构)牵头共获奖95项,其中获传统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共75项,其中中山大学超算中心以“国产超级计算多模式应用支撑平台”项目首次夺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建设至今已经有10年时间,此次获得特等奖的项目有什么意义?中心副主任陈志广用生动的语言脱稿回答:“这十年间,我们发现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用超算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学计算机的人,很难发挥好超算的效率;二是传统超算系统主要针对数字模拟计算设计,不太适应当前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应用,怎么办?”

“国之重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为此,中心自主研发了功能丰富、高效易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国产超级计算多模式应用支撑平台,实现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架起了国产超算应用与系统的桥梁。

  他总结道,“星光”有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三种计算模式的融合;二是数据融合存储;三是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的融合,方便使用;四是针对多个领域打造应用社区,推动应用开发者相互协作。

  人才

  引“最强大脑” 育青年人才

  近日,广州35名科学家入选202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占全省76%,充分体现这座人才高地的实力。据悉,广州持续面向全球汇聚高端创新人才,扎实推进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地方标准试点。不仅招引顶尖科学家,也在塑造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未来五年预计支持超3000名青年博士人才留穗发展。

  本次评奖中,除了在穗两位院士获得突出贡献奖之外,在穗青年科研人员共获得青年科技创新奖16项,特别是华南理工大学共有5位青年科学家入选。全面体现在穗科研人员的实力和活力。

  七次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中科院广州健康院就十分注重引才育才。20多年前刚建院,就吸引了一批国际上有影响力、有产业和创业背景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的科研工作者

  随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在广州健康院,80后、90后青年人才逐渐挑大梁。“刚刚获得青年科技创新奖的陈捷凯研究员,是我们研究院自己培养的人才,他还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这些奖励分量极高,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认可。”侯红明语气自豪地说道。

  据了解,广州健康院近年毕业的硕博士生,应聘到生物科技公司、生物医药公司等达数百人,超过毕业生总人数的20%。据不完全统计,该院员工和学生在广州创办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辐射带动广州市生物医药研发型企业,引领了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