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州 数说生态——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州样板,绘就美丽广州新画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自古以来,广州的城市建设一直有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传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国内国际面临的重要共同任务。面向2035,广州积极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探索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系统策略,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推动形成... 更多详情 >>
  • 岭南四季繁花似锦,木棉花、风铃花、紫荆花……一朵朵、一簇簇盛开在云山珠水间、盛放在湛蓝天空下。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正如花之根植于自然、绚丽多彩、彰显生机。在中国现存的千年古城中,广州是少见的拥山抱水的城市,自古有云山珠水、六脉通海、青山入城的城市意象。2000年以来,广州从“云山珠水”跃升为“山城田海”,开创了生态优先的超大城市建设治... 更多详情 >>
  • 流溪河畔、凤凰山麓,一水护城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有一种青绿,名为从化。作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从化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矢志不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做好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保护工作,全力打造美丽山水城乡画卷。 更多详情 >>
  • 最近,白云区人和镇清河村内一片忙碌,2024年度广州市“农民丰收节”将在这里举办。这场农业盛会为何选择清河村?去村里的明星项目——人和园乡村振兴农业观光园(简称“人和园”)看看,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更多详情 >>
  • 在广州海珠湿地的稻花香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正在觅食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禾花雀;在白云山的葱郁树林中,不时会掠过白鹇悠闲散步的身影;在流花湖公园的鹭岛上,夜鹭在月光的映衬下悠然地站在枝头栖息……广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南粤名城,素有“千年花城”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广州多姿多彩的生物多样性。 更多详情 >>
  • 9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以流溪河流域河长身份到白云区调研督导流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并主持召开2024年度流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暨流域各级河长工作会议,总结流溪河流域河长制工作,认真梳理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全面部署下一阶段整治提升工作。 更多详情 >>
  • 流花湖公园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北隅,总占地面积52.87公顷,其中湖水面积约占三分之二,绿化占陆地面积的88%,年进园约800万人次,是一个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近年来,流花湖公园已完成拆围透绿、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流花湖公园目前已全面完成了湖水生态修复工作,主要水质指标已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水的标准。 更多详情 >>
  • 古祠堂变农家书屋,是三华村多年探索古建筑活化利用的阶段性成果。作为花都区最大、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华村北宋建村至今有900多年的历史,现有祠堂22座、古民房近700间,风水塘8口,古树木众多。 更多详情 >>
  • 尽管初秋的广州多雨且潮湿,仍有迁徙候鸟如期而至,这其中与寿带相遇的曼妙情绪大概只有观鸟人懂得了,寿带的到来给众多喜欢拍鸟的影友们带来了许多开心和快乐。8月24日下午,市民在麓湖公园南岸湖边看到一只寿带在鸡蛋花树上冲向湖面,可惜镜头不够快,没有及时抓拍到寿带冲下湖水精彩瞬间,只留下寿带在落羽杉和鸡蛋花树上的倩影。 更多详情 >>
  •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发布《2024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和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名单》,新增20个单位被评为2024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5个单位被评为2024年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其中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本批次入选的省自然教育基地之一。 更多详情 >>
  • 8月15日,2024年全国生态日广东省宣传活动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拉开帷幕,现场对广东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单位进行了授牌。会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秦黎明表示,广东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00家、绿色工业园区1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0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总数居全国首位。 更多详情 >>
  • 8月15日,一场以“逐新提质 聚势绿美”为主题的海珠湿地主场活动在海珠湖拉开序幕。本活动由广东省林学会、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指导,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广州市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共同主办。在本次活动中,海珠湿地联合广东省已认定的8家自然书屋共同发起“阅读保护绿美广东”项目,并同步启动自然书屋“阅读自然,全民阅读”公益读书活动,让... 更多详情 >>
  • 从化区溪头村变身北部绿色发展示范区,成为生态价值实现样板;江苏盐城滨海盐沼生态修复碳汇产品在广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完成签约交易,促成全国首单“司法+盐沼+蓝碳”交易……近年来,广州以规划为引领,牢牢锚定“双碳”目标,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创造“金山银山”价值,推动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 更多详情 >>
  • 近期,新能源创新研究院、电池医院揭牌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新能源分会授牌活动在燕岭产业园举行。电池医院主要做什么?能给新能源车主提供什么服务?汽车电池如何进行“看病就医”?近日,记者探访全国首家新能源汽车电池医院试点,看其如何为汽车电池“诊疗”,延长使用寿命。 更多详情 >>
  • 广东太子森林公园属于省级森林自然公园,位于增城区东北部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圈,距离增城中心城区6公里、广州市区80公里。公园总面积593.8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7.7%,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观优美,以生态旅游为特色。近年来,增城区持续加大对广东太子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致力于建设集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文化交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目... 更多详情 >>
  •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内涵。近年来,广州增城坚持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以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践行生态为民,坚持整治先行,立足资源优势,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推动振兴成果惠及人民。 更多详情 >>
  • 82种野牡丹、57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盖木”、 广州自主培育的兜兰……8月8日,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广州示范片区——云溪植物园正式揭幕开园,宣告广州市在推进落实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打造美丽中国广州样板,推动城园融合体系建设上开启新篇章。 更多详情 >>
  • 当前正是晚稻田翻耕播种时节。近日,记者在番禺区石碁镇海傍村、低涌村一带的成片稻田看到,成群的白鹭在田间欢快地嬉戏、觅食,或翩翩起舞、或空中盘旋。即使田间有人耕作,白鹭也若无其事、闲庭信步,勾勒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更多详情 >>
  • 广州黄埔区以繁茂的森林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了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生态“精灵”,黄埔区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野生动物保护网。今年以来,黄埔区在各森林公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做好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工作。通过布设动植物调查样线158条,选取植被类型调查样方55个,红外相机50台,基本摸清公园内的动植物种类及分布,... 更多详情 >>
  • 2024年,中青旅联合新华网主办的“发现乡村旅游目的地”活动,结合夏季旅游特点,发布适宜暑期出游的首批十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名单,提供具有自然景观、农耕农事体验、民俗风情、休闲娱乐学习等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计划出游的朋友们提供参考。竹洞村成为广东省目前唯一入选乡村! 更多详情 >>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