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州 数说生态——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州样板,绘就美丽广州新画卷。
当前位置:>首页
  • 7月29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4年1月-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月-6月,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城市依次是海口、拉萨、贵阳等城市(从第1名至第20名),其中广州位列第17位。 更多详情 >>
  • 近日,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总结了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听取区级总河长述职,部署了下一步工作。2023年,广州市重点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河湖长制体制机制。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打造幸福河湖。 更多详情 >>
  •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4年1—6月全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全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3.08,空气质量达标172天,达标天数比例94.5%,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广州蓝”的“成色”不断提升。 更多详情 >>
  • 7月17日,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总结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听取区级总河长述职,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市第一总河长郭永航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河长孙志洋主持。市人大常委会... 更多详情 >>
  • 作为20个传统村落的聚集地,近年来花都区以文化振兴为抓手,探索古村落、古祠堂的活化利用,重塑古村价值,焕发活力生机。近日,记者实地探访被列入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花都区三华村与塱头村,了解当地以文化赋能古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更多详情 >>
  • 从化区莲麻村位于广州的最北端,有连绵的青山、流溪河北源头、千年古官道,生态环境优美。这里还是当年东江纵队从化大队的活动基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广州市文广旅局联合广州美术学院在这里以乡村美育为抓手,用红色资源带动绿色发展,用文化温润乡村。 更多详情 >>
  • 广州南沙湿地景区紧邻深中通道,位于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湿地,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水禽候鸟在此越冬或停歇,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5种,是粤港澳大湾区难得一见的“候鸟天堂”。 更多详情 >>
  • 夏日的微风,吹来稻谷的清香,浓密绿荫为行人撑起一把把绿色的“遮阳伞”。走在干净整洁的仙村十字滘、深涌新建成的广州市“四好农村路”上,细碎的阳光透过树枝洒下,凉意伴着微风迎面拂来,还有映入眼帘的绿色蔬菜,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岭南水乡风景画。 更多详情 >>
  • 近日,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其中黄埔、荔湾、天河、海珠4区考核结果为优秀,增城、南沙、越秀、从化、白云、花都、番禺7区考核结果为良好。 更多详情 >>
  • 近日,广州黄埔公园3.0“升级版”亮相,在盛夏时节一展花木繁茂、湖光秀丽。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东沙古樟树公园也于近日正式启用。据悉,该公园范围内有百年古樟树5棵,古树后备资源5棵。 更多详情 >>
  • 和龙水库位于白云区太和镇,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具生态灌溉功能的中型水库。和龙水库位于白云区太和镇,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具生态灌溉功能的中型水库。日前,白云区和龙水库顺利通过水利部专家组标准化管理现场评价,成功跻身“国家队”,成为广东省第三个通过水利部专家组现场评价的水库工程。除了发挥基本的水库功能,如今的和龙水库,水清岸绿,生态如画,还打... 更多详情 >>
  •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从化正以全要素整合推动各镇“结构调整”。其中,北部三镇以狮象村新农村建设项目为核心,探索“全域+生态修复”模式,构建生态价值转化链条。 更多详情 >>
  • 广州市增城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端位置,满足各种河滩型水鸟迁徙、营巢繁殖的生态需求。近年来,增城区不断加强湿地保护及水鸟生态廊道建设,改善水鸟生境,提供更多栖息地给珍稀野生水鸟“安家入户”,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更多详情 >>
  • 广州荔湾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老的驷马涌、荔枝湾涌滋养这片土地,这里配套成熟、生活便利、充满老城烟火气,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近两年,荔湾区聚焦“百千万工程”,全域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共治共享水平,实施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工程、荔枝湾涌滨水环境整治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网格员专职化全街道全覆盖,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更多详情 >>
  • 6月14日,海珠区举办“生态大境 绿洲共影”——《我和我的邻居》自然类纪录片展映分享会。数载磨一剑。该纪录片拍摄团队几年来经常蹲守在广州城央绿心——海珠湿地进行拍摄,从生态、人文、历史等多角度切入,深入动植物世界,探寻榕树林、水稻田、果林这广东三大代表性生态系统下动植物的生存和演化的故事,用镜头捕捉并展现广州生态的壮丽景象,通过一个个立体... 更多详情 >>
  • 麦村村的“高人气”,得益于“广州蓝眼泪”的火爆。“驴友”在麦村村附近的油麻山徒步,发现了石芽顶天坑的美景,两个废弃采石场形成一大一小的两个湖,阳光照射下宛若两滴蔚蓝的眼泪,于是“广州蓝眼泪”“遗落人间的两滴眼泪”等说法传播开来。打卡“广州蓝眼泪”后在麦村村吃粤菜,成为许多游客的游玩新选择,带动了外出务工的粤菜师傅回乡创业。麦村村,又见炊烟... 更多详情 >>
  • 6月5日是环境日。一份绿意盎然的“成绩单”——《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让我们看到了更美丽的中国。向绿而行,广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3广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继续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2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5.0%,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保持... 更多详情 >>
  • 6月5日环境日即将到来。6月2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美丽广州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为主题的广州市2024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暨“美丽山水花城 你我共建共享”社会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举行。广州市副市长王焕清、各主办单位领导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更多详情 >>
  • 珠江公园水生植物区的夏日生态美景,给喧闹的城市保留了一片宁静和清凉,每年都受到广大市民游客的喜爱。盛夏之时,游客们可以再次欣赏到珠江公园水生植物园的迷人景色。除了荷花、睡莲、水生鸢尾、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湖心岛还有粉花山扁豆、鸡冠刺桐和鸡蛋花等花卉盛开,为游客们带来更多的美景欣赏和生态休闲的选择。 更多详情 >>
  • 近日,一群小朋友在白云湖公园鸢飞科普馆参加“寻找飞行精灵”公益活动。博物馆内,讲解员详细讲解鸟类知识,引导小朋友打开鸟类手册认真辨别不同的小鸟。在户外,小朋友们拿着望远镜,在讲解员指引下仔细地观察树上、湖中的小鸟。“这是画眉……这是乌鸫……这是黑水鸡”,在讲解员的解释下,小朋友不时发出惊呼,眼中充满了好奇和兴奋。在这短短的观鸟之旅中,他们... 更多详情 >>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